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300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小麦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麦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技术 摘要小麦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增产稳产对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产创建是新时期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措施,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从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更好地示范带动东阿县小麦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2-0077-01 2015年,东阿县实施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2、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及带动,提高了全县小麦生产技术水平。高产创建示范田的创建活动除了按照常规作业外,最重要的是实施过程中融入先进的配套技术: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在培肥地力方面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播种方面采取精选良种并实行宽幅播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取“一喷三防”综合防治技术。 1高产创建示范田的选择原则 按照“区域优势、连片连线”4的原则,2015年东阿县3个万亩示范片选择在基层政府重视、产业体系健全、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牛店镇、大桥镇和新城办事处3个乡镇。 2提升农
3、民素质,强化技术培训 按照“县有技术骨干、乡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在小麦高产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学习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科技书屋等讲解小麦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小麦播种、冬季管理及春季管理技术。 3选用高产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东阿县最近2年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有济麦22、鲁原502、济南20、济南17,高产创建示范田全部采用了济麦22,并实行种衣剂包种。 4主推技术 4.1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实行秸秆还田,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
4、量,破除土壤板结,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4.2大力推广深松深耕技术 深松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扩大根系活动空间,利于土壤养分释放,增强蓄水保墒能力[1],培育壮苗,抗逆抗灾。采取深松深耕与旋耕结合,创造土壤上松下实,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4.3大力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技术 高产创建示范田全部推行了宽幅播种技术,该技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播种。该技术将播量控制在150~180kg/hm2,将播幅扩大到8~104cm,将行距由传统的10~15cm增加到22~26cm,从而实现播量相
5、对准确,籽粒分布均匀,出苗整齐度高,增产效果明显。宽幅播种机有镇压功能,能起到一次性镇压土壤,耙平压实[2]。 4.4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小麦高产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4.5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追肥由返青或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底肥比例为30%~50%(氮肥),追肥比例为50%~70%(氮肥)。可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2叶坚挺的株型,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群体[3]。 4.6小麦“一喷三防”综合防治技术 通过一次喷施杀菌剂、杀虫
6、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以防治麦蚜、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叶枯病为重点,兼治其他病虫害,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千粒重的目的,是小麦养根护叶、保粒增重、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 5加强田间管理 5.1冬季麦田管理 查苗补苗:对于缺苗断垄的地块,在小麦三至四叶期进行移苗补栽。移栽时覆土深度要掌握好“上不压心,下不漏白”的原则。补苗后,要及时浇水,并适当追施肥料,以确保苗壮。合理冬灌:对于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地块需要冬灌,以踏实土壤结构。4 5.2春季麦田管理 返青期管理以划锄为主,进行深耕,控制无效分蘖。如果墒情
7、允许可推迟春一水,期限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180kg/hm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前面有说明)。除草:小麦返青后到起身期使用除草剂2,4-D丁酯喷雾。防治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用4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450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g/hm2+优护600mL/hm2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的目的。 6参考文献 [1]陈传哲.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7):89-90. [2]余松烈,董庆裕.667平方米产量700~800千克小
8、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8(8):1-2. [3]刘全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