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2267
大小:11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9
《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营销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热点,但也同时显现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由于消费信贷本身经营风险的特质,以及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还很不成熟,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外部环境也不健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形成风险隐患,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以某商业银行为例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出发,围绕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不足及风险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完善方法及风险控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消费信贷;消费信贷风险;商业银行 中图
2、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5-0073-05 消费信贷业务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时期的产物。消费信贷指的是商业银行或者与银行相关的类金融机构为了让用户满足其消费开支而给与的相应贷款,信用贷款的出现使得普通用户也能够与银行等机构进行贷款业务办理,摆脱了以往只有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单位才能够与银行进行融资的现象。我国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虽然较晚,但在近些年开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主要的消费信用贷款有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个人小额贷款比如信用卡业务等等。现今我国消费信用贷款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品种开始丰富、存在较严重
3、的地域局限性的特征。12 一、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风险 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开放较晚,消费信贷起步相对滞后,直到1985年才开始实施个人消费信贷。不过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步入2005年之后消费信贷年增长幅度保持20%左右,截至2015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已经达到14万亿元。表1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近些年的发展状况。 我国消费信贷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其规模占GDP的近四分之一,且发展势头较猛[1]。因此在未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还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围绕消费信贷的商业价值也远远没得到全面有效开发,这也
4、是各家银行逐步重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原因。虽然从各家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数据报告上看,现今几乎不存在以消费信贷作为银行营收的支柱,但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变以及金融行业的继续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盈利状况已经出现明显的改善,未来消费信贷还将是银行业务的重心之一。 同时,消费信贷中又存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对消费信贷申请人所带来的风险,比如申请消费信贷之后无法按时归还,面临罚息或者其他经济甚至刑事风险;另一部分则是对银行方面带来的资金风险,因为若消费信贷申请人恶意透支消费,并且不对该资金进行归还,那么银行发款方将会承担相应损失。对于银行而言,消费信贷存在以下的
5、风险性:个人消费信贷存在欺诈风险,申请人采用虚假身份以及信息申请到消费信贷之后进行恶意透支不予归还,造成银行资金损失,这一风险是消费信贷风险事项中的最主要因素。 二、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概况12 以下是某商业银行近3年来消费信贷的整体规模数据。 在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某商业银行近些年的整体消费信贷规模连年攀升,并且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显示出某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方面正在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消费信贷占总信贷的比例提高较快,2015年已超过全部信贷业务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某商业银行会将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在消费信贷业务方面[2]。 在上述某商业
6、银行的消费信贷细项中可以看出,住房贷款是现今某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个人消费信贷项目,虽然在过去3年中住房贷款占比出现小幅下降态势,但其占比仍在四分之三左右[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虽然某商业银行在过去的3年时间中消费信贷整体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但是不良贷款额度及占比亦随之出现大幅上升,从2013-2015年的3年时间内,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上涨一倍多,大大超过授信总额的增长幅度,表明现今某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存在着较大风险因素,不良贷款率持续逐年上升,如果未来某商业银行不加强对消费信贷的质量和风险控制,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性,甚至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运营等,
7、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4]。 三、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分析12 首先不良贷款中大额不良贷款占据多数。在所有不良贷款中,单卡大额不良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欠款达到1万元以上的账户其不良贷款总额为55亿元,占比达到88%,欠款达到5万元以上的账户不良贷款总额为38.2亿元,达到61%。而且这些不良贷款账户在恶意透支之前并没有相应的征兆,其风险性很难把控。其次欺诈事件增多。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相应技术伪造相应证件从而达到申请消费信贷恶意透支的目的,而且这一现象正在快速增长中。以某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上海为例,在2014年上海某商
8、业银行信用卡发放机构疑似伪造证件恶意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