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乐观处之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

ID:3136096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_第1页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_第2页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_第3页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_第4页
资源描述:

《居安思危乐观处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居安思危乐观处之  互联网帮助哪怕是全世界最贫穷的人们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所以,乐观情绪其实比末日将至的悲观态度更为现实。  我算一个感性乐观派(相对本书名,如果有这个词),从大问题上讲,认为人类有办法解决一切难题,从小事讲,相信股票会上涨,相信喜欢的球队会获胜。谈到股票,收益总是比预期少,亏损总是比预期多。但我一直乐观地认为,只要有资金,只要不错过牛市就好。我的感性乐观,可能是血型和性格决定,也与小富即安的态度有关。  哲学家认为,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体现了人的两种不同的意志特性,即体现了人在

2、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倾向。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悲观主义者自然正相反。  感性乐观派率性就好,但主张做理性乐观派,就得列出种种理性的理由。4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书,资料详实,引述丰富。这部经济史,从石器时代写到互联网

3、,人类衣食住行的进步面面俱到,有料有趣。作者马特?里德利是著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曾任《经济学人》专栏编辑。  对本书的正面评论是:“将经济、考古、历史、进化论有力地编织在一起。他毫不费力地将复杂的经济与科学概念变得有趣、易消化。”“优雅而辛辣地反驳了各地的末日论者。”批评者则认为,本书的硬伤是选择性地截取史料和主观论断。  确实,如果不赞成本书的观点,你会觉得书中的史料确实都是选择性地截取的,如果有一位和作者齐名的悲观主义科普作家写作经济史,会选择出截然相反的史料。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

4、小姑娘,大概就是指史料浩如烟海人们各取所需吧。但读者自有鉴赏力,一本书,只有立论鲜明、论据充足,并对对立观点做正面回应,就是有价值的。  科普作家写的这部著作,真的算不是太“理性”,但它确实给我们做乐观派的理由。  本书最根本的论点,和感性乐观派的本能一样,相信明天会更好。数百年来,人类经历人口爆炸、全球饥荒,资源枯竭、酸雨、瘟疫、环境污染、千年虫等等,悲观主义论调不绝于耳,但所有末日预言都不攻自破。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食品供给、收入和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疾病、儿童死亡率和暴力事件

5、下降;生活必需品物美价廉;继亚洲摆脱贫困之后,非洲也跟上了它的脚步;互联网、手机和集装箱运输前所未有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本书营造了很强烈的愉悦感,告诉你,所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比昔日帝王都要好成百上千倍。路易十三也没有iPhone哟。  对未来最理性的自信是相信科技进步和创新。作者这样驳斥悲观主义者:“4在假定技术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预测未来,是一种常见的伎俩,它叫人觉得未来非常可怕。对人类来说最危险、最不可持续的事情就是关掉创新的出水口,不发明,不采纳新想法,本身就既危险又不道德。”确实,唯有科技进

6、步和发明创造,才能消除一切悲观和担忧。地球毁灭可能都不是灭顶之灾了,埃隆?马斯克预言2025年就能登陆火星,殖民外星球充分可行。  而互联网会让思想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混杂,彼此交配着,创新的步伐会加倍,经济发展会把21世纪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难以想像的高度,帮助哪怕是全世界最贫穷的人们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所以,乐观情绪其实比末日将至的悲观态度更为现实。  通过交换,人类发现了“劳动分工”,出于互利目的,将努力和天赋加以专业化。此外,贸易构建了人类间的信任。作者显然属于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依靠

7、科技进步和自由竞争推动的。他对经济发展的悲观,主要是来自政府的不当干预:“统治者们热爱垄断,因为就算他们无法把垄断权力捏在自己手里,也可以向自己偏爱的集团出卖、授予垄断权利,并向之征税。他们同样热爱另一条永恒的谬论:如果他们能规划、安排企业,而不是允许并鼓励其发展,企业会运作得更有效率。”  更严重的是,无形的手也干预民生。“房屋,本来也跃跃欲试地想变得更便宜,但出于一些稀里糊涂的原因,各国政府竭尽全力地阻止它降价……4这是政府造成的,首先政府利用规划限制供给(尤其在英国),然后它利用税收制度鼓

8、励抵押贷款(主要在美国),第三它千方百计地阻止泡沫破裂后的降价。这些措施的后果是,没买房子的人更艰辛了,买了房子的人占了大便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只好硬性规定修建更多的廉价住房。”  本书用相当篇幅论述了能源发展史和对能源发展之路的争论,作者算一个“极端保守派”。他认为,不管是站在公共健康还是生态因素的基础上,气候变化恐怕都不是本世纪地球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它最多能增减21世纪下半叶大约一年的全球经济总量。  作者又退了一步说:哪怕世界真的像舆论说的那样变暖了,较之现在就搞预防措施所造成的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