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

ID:31360671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_第1页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_第2页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_第3页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_第4页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及综防措施  摘要加工番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龙头带动的主要增收作物,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害发生和蔓延逐年扩大,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大。加工番茄主要病害发生因素包括种子因素、土壤带菌、番茄自身的生理特性与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因素;应采取加强种子检验、严格种子处理、选用良种、完善栽培模式、精心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加工番茄;病害;发生因素;综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2-0152-02  1加工番茄主要病害及危害情况  据

2、多年观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加工番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褐斑病和真菌性早疫病2种。这2种主要病害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据统计,每年这2种主要病害发病率达50%以上,雨水丰沛年份田间发病率达70%以上,病叶率达100%,果实感病率30%。酱厂每年病果扣杂率达10%,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万元左右。  加工番茄细菌性褐斑病又叫细菌性斑疹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1]。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2]。幼嫩绿

3、果染病,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有别于其他细菌性斑点病。6  加工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病、夏疫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3],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发生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叶片感病以后,产生暗褐色或黑褐色的极小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扩大后直径达1~2cm,边缘多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间有同心轮纹,轮纹上有毛刺状不平坦物。果实一般蒂部周围或裂缝处发病,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稍硬,凹陷,具有同心轮纹,其上长黑霉,病重时果实提前脱落。 

4、 2加工番茄主要病害发生因素  2.1种子因素  一是种子带菌。主要是外调带有病菌的种子,主要指疫病区供种,是番茄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播期种子处理不严。①种子消毒不严。种子消毒普遍采用温汤浸种和2%高锰酸钾药剂处理,以期达到消灭种子表面部分病菌的目的[4]。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普遍存在着水温不足或药剂浓度不足的情况。另外,种子播前药剂拌种不到位,极易使种子带菌而大面积传播病害,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引发病害大面积发生。②种子处理时不捞出浮籽。种子处理时浮在水面上的浮籽干瘪、破损或虫伤,种子处理时若不将其捞出,一旦种子播种到

5、地里,因芽势弱,出苗后生长缓慢,幼苗细小,组织柔嫩,抵抗力弱,最易受到病菌侵染。防治不及时即成为初侵染源。  2.2土壤带菌  由于多年连续种植,土壤带菌率逐年增高,是下年田间植株发病的重要原因,尤以重茬地发病重。  2.3番茄自身的生理特性与气候因素6  苗期、开花期及结果期易发病。番茄苗期因其生长势是由弱到强的过程,此期常会遇到低温阴雨天气,番茄幼苗抵御外侵能力较弱,在苗期极易诱发细菌性病害;番茄开花期最敏感;番茄结果期因其生长势是由强到弱的过程,此期常会遇到高温、降雨天气,田间较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加上群体郁闭,

6、最易发生病害,而药剂防治事倍功半,这正是番茄后期发病多而较难以防治发病重的主要原因。  2.4栽培管理因素  一是浇出苗水的影响。主要指干播湿出的幼苗,因其湿度高,易形成高脚苗。另外干播湿出地,浇水后土温严重下降,田间低温、高湿易诱发番茄苗期细菌性病害发生或大发生。二是田间弱苗的影响。主要是指不利因素影响(人为因素、定苗不及时、品种本身、气候)造成的弱苗。这些弱苗是田间病菌侵染的主要对象,是田间“中心病株”源头。三是施肥不合理因素。当地氮、磷、钾施用方法主要是条施,其弊端在于肥料过于集中,易造成作物生长由一个极端走向

7、另一个极端,如早发的壮苗,现蕾、开花的同时,由于肥水作用,枝叶生长较快,导致番茄枝长叶嫩,甚至不开花、不结果或出现中空现象,这样极易造成田间郁蔽,为病害发生留下了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植株生长过旺,在现有条件下化学防治时药液只能喷施于植株表面,造成化学防治效果极差。四是窝边草的影响。窝边不能及时拔除的杂草与番茄幼苗争水争肥,形成弱苗或幼小苗,也易诱发病害发生。五是综合植保技术不能全部到位。特别是基础性的植保工作,如田间残秆清理、种子处理、药剂配比、预测预报与防治等工作不能完全保证按规定完成好。6  3综合防治措施 

8、 3.1加强种子检验  对引进的种子,统一扦样、统一做发芽试验,根据芽势、芽率确定播种量。  3.2严格种子处理  一是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即两开一凉)的温水中,用木棍搅拌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种子,30min之后捞出滤干。二是高锰酸钾消毒。将温汤浸种后滤干的种子放入0.2%高锰酸钾溶液(种子全部被浸没)中,浸种10~15min,然后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