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

ID:31359370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_第1页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_第2页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_第3页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_第4页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采用NFC标签代替纸质快递单,用户通过NFC手机终端的智能快递App实现自助下单、信息实时交互、读写NFC电子快递单、在线充值缴费、一键送件以及充值缴费信息和订单物流情况的实时查询,从而实现快件的自助收发。该系统不仅方便用户使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还能为物流快递公司节约资源与成本,实现快件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关键词:NFC技术;智能快递App;TSM平台;NFC电子快递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0-00-04  0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2、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物流快递行业也在迅速蓬勃壮大,收发快递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寄送快递一般都是通过电话人工下单、填写纸质快递单及现金支付来完成。收取快递一般也通过人工电话或短信通知。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用不透明、支付不便利,且纸质快递单填写麻烦,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同时还无法回收利用,浪费社会资源。  文章利用近场通讯技术[1](NearField9Communication,NFC)实现通过手机终端App来完成自助下单、信息实时交互、读写NFC电子快递单、在线充值缴费及充值缴费信息和订单物流情况的实时查询,实现快件的自助收发。  1NFC技术  近场通讯技术由非接触

3、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向下兼容RFID,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功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传输距离在10cm内,主要为手机等手持终端提供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通信可以发生在两台NFC终端之间,也可以在NFC终端和NFC芯片之间。  NFC终端主要有主动、被动、双向三种工作模式。  (1)在主动模式下,NFC终端相当于读卡器,通过主动发射的射频场来识别和读写其他NFC设备信息;  (2)在被动模式下,NFC终端作为一张模拟卡,响应其他设备发射的射频场,其他设备可以对

4、它读写信息;  (3)在双向模式下,NFC终端双方都处于主动模式,都发射射频场来建立点对点通信。  在本文的设计中,NFC手机在主动模式下读写NFC标签,在被动模式下通过刷POS机缴纳快递运费。  2系统结构设计  2.1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NFC技术的自助收发快递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银行/运营商多应用开放平台(TSM)、NFC应用前置平台、物流业务管理平台、NFC手机终端及智能快递App、NFC电子快递单组成。9  TSM平台[2-5]由银行或运营商搭建,并开放可管理SE应用的API,提供应用发行管理和安全模块管理等功能,实现多应用的接入。TSM平台提供专用管理终端、SE应用管

5、理模块、OTA三种通道实现SE应用从应用提供方转到用户SE。  NFC应用前置平台通过协议转换将物流业务管理平台接入TSM平台,完成物流业务管理平台和TSM平台之间的交互,由TSM平台对应用进行审核、测试及发布,并对用户下载应用客户端申请进行认证鉴权,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同时,NFC应用前置平台具有接入应用的数据统计和上报功能。  NFC手机终端采用SWP-SIM卡方案,在SIM卡中集成安全模块SE,并增加SWP接口,保证SIM卡和NFC芯片之间的通信,同时手机集成了射频CLF芯片和近距离通信天线,支持ISO14443、18092、15693等非接触通信协议,支持SWP/HCI接口,支持

6、NFCForum标签与NFCNDEF/RTD协议;机卡访问和控制部分支持SIMAllianceOpenMobileAPI标准和GlobalPlatform/GSMA:SecureElementAccessControl标准。  NFC标签基于ISO14443A标准,具有可读和重新写入的能力,存储空间为96字节,可扩充到2K字节,通信速度为106Kb/s,电子快递单可记录快件的收发信息,并通过NFC手机终端进行读写,随快递物品寄送。  智能快递App由用户申请下载、安装、注册后即可使用。用户收发快递的全过程都通过这个App完成。  2.2系统具体设计9  TSM平台在设计上主要包含了承载层

7、、能力层、展示层和接口服务部分,其架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  (1)承载层建立平台与卡片间的通讯环境,包括SMS通信、BIP通信、客户端通信、POS通信。  (2)能力层提供平台的核心能力,包括系统管理、业务管理、密钥管理[6,7]、卡片管理、用户管理和统计分析。  (3)展现层建立平台与各类业务操作者和使用者的交互窗口,即系统门户,包括业务管理门户和平台管理门户。  (4)接口服务部分实现平台与外围系统的数据交互,包括卡数据管理接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