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ID:3135637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_第1页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_第2页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_第3页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_第4页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城固县玉米秸秆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问题,研究玉米秸秆粉碎后在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中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减轻了秸秆焚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了生态环境,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商品薯数、最大单薯重)和抗逆性(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杂草率等)均优于地膜覆盖,其适宜覆盖量为12~18t/hm2,最佳覆盖量为18t/hm2。  关键词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覆盖量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069-

2、02  近年来,城固县玉米秸秆量大、面积广、浪费多、有效利用少,除少部分作青贮饲料和粉碎还田外,大部分被农户随意丢弃于田埂、地头、路边或将其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为了将玉米秸秆有效利用,2015年开展了本试验研究,积极探索玉米秸秆粉碎后在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中的最佳用量,解决秸秆禁烧难题,提高种植效益,为该项配套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5  试验安排在文川镇毛家岭村某农户的责任田内,地处东经107°08′25.7″,北纬33°11′40.0″,海拔543.6m,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1071.3mm,≥10℃积温4936.7℃,无霜

3、期242d。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类型为黄泥田,中等肥力,在整地施肥前按照“S”形多点采集耕层土样混合后进行分析化验,土壤含有机质1.73%、碱解氮127.7mg/kg、有效磷16.0mg/kg、速效钾112.3mg/kg,pH值6.5。  1.2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高山牌”早大白,由辽宁省本溪高山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不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免耕栽培覆盖玉米粉碎秸秆6t/hm2(A)、12t/hm2(B)、18t/hm2(C)、24t/hm2(D)、30t/hm2(E),以地膜覆盖栽培作为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4、,小区面积15m2(3m×5m)。处理间和重复间各设宽0.3m、深0.3m的灌排水沟,田块四周设置2m宽的保护行。每个小区播7行,每行17穴,行距40cm、穴距30cm[1-2],每个小区共播119穴,折合79335穴/hm2。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1月23日播种,施尿素(N:46%)487.5kg/hm2、磷酸二铵(18-46-0)487.5kg/hm2、硝酸钾(13.5-0-44.5)1012.5kg/hm2,肥料按小区用量准确称量后统一作底肥施用。玉米秸秆粉碎至155cm长的段进行覆盖。地膜栽培的处理小区用小型旋耕机旋耕后开10cm的种植沟,然后播种、施肥、覆土、覆膜

5、,并在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1950mL/hm2进行封闭除草[3-4];免耕栽培的处理小区直接在未翻犁的板茬上摆种、施肥、覆盖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其他田管措施同当地习惯。  1.5调查统计  试验以80%马铃薯出苗、现蕾、开花、成熟的时间为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花叶病、早疫病、晚疫病在田间观察,计算发病率,用百分数表示;单个薯块重>75g的完整薯块为商品薯;小区产量以收获时(2015年6月11日)实际产量计算[5-6]。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出苗率及抗性的影响  由表1可知,全生育期以CK最短(61d),处理E最长(76d),其他处理为69~745d

6、,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生育期逐渐延长,这主要是由于秸秆覆盖量越大,地温上升越慢,出苗越晚。从出苗率来看,CK出苗率高达96%,而处理E仅有82%,即秸秆覆盖量越大,出苗率越差。从晚疫病发病率来看,CK、处理A和处理B晚疫病较重,处理C、D、E发病较轻,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晚疫病逐渐减轻。从杂草危害情况来看,处理A、B杂草较重,需人工拔除,CK和处理C杂草较轻,处理D、E杂草极少,不需人工除草,由此表明随着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杂草危害逐渐减轻。从抗旱、抗寒性来看,2015年春旱严重,各处理均不同程度遭受旱害,但以处理A、B最重,CK和处理C较轻,处理D、E极轻;3月中下旬出现倒春寒

7、,CK和处理A受冻较重,处理D、E受冻较轻,表明随着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量的增加,抗旱性和抗寒性明显增强,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具有良好的保墒、保温性能。  2.2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株高以处理B最高,达67.7cm,处理D最低,58.1cm;单株结薯数以处理C最高,达4.6个,处理E最低,3.6个,其余处理在3.9~4.4个的范围内;单株商品薯数以处理C最高,3.2个,处理E最低,2.5个,其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