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48073
大小:858.1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1-08
《古玺中的数字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璽中的「數字印」古璽中的「數字印」林文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專技助理教授摘要古璽中有部分「數字印」璽文,海內外學者或為矜慎,一直當做未能辨識的文字處理,「數字印」的觀念更未曾見璽印研究方家提出。本研究試從《古璽彙編》及其他坊間刊行相關譜錄中所載的幾方「數字印」,原書未釋或有些已經前賢考釋容有不同看法者,存在可再補充的地方,提出拙見並就正於方家;其中部分璽印文字參考學者精論,闡明自甲骨文、金文的相關文字演變,並參考貨幣文字,彙輯近年研究璽印心得合為十三則,以為或可增列「數字印」為一類,提供日後研究璽印文字的另一新方向。關鍵
2、字:古璽,璽印,數字印-301-台南女院學報第二十四期“NumberSeal”amongtheAncientRoyalSealsWen-yenLinAssistantProfessor,Department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TainanWoman’sCollegeofArts&TechnologyAbstractThediscreetattitudestowardsomenumbersealsamongtheancientroyalsealsweretakenbyscholarsaroundth
3、eworld.Thesealcontentisseenasunrecognizedcharacters.Thenotionof“numberseal”hasnotbeenproposedbyanyexpertinthefieldoftheancientroyalsealstudy.I,therefore,edited13textsregardingthisissuebasedonmyresearchesintheancientroyalsealsandreferencesofcurrencycharacters,sothatanew
4、categoryof“numberseal”canbeinnovated.Consequently,thisstudywouldhelpitcaninitiateanewperspectiveforresearchesincharactersoftheancientroyalseals.Keywords:theancientroyalseal,seal,numberseal-302-古璽中的「數字印」壹、研究動機與目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印章初起皆做為身份、權力的象徵,有護特、避邪的功能,後衍化成人民昭明信用的憑證及國家行政官署施行職
5、權的工具;四大古文明的印章在方寸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嬗傳,徵信與身分象徵的實用價值卻亙古不變。中國印章的發展,自早期以佩戴、鈐印泥封為主的「封泥」時期,到隋、唐之後因印制、載體的改變,進入「濡朱」時期;迨自北宋米芾以降文人篆印風氣的逐漸興起,經由元代趙孟頫的「印宗漢魏」、崇尚圓朱文、吾邱衍《學古編》的刊行,成為元代文人篆刻的開山者;明代之後,以顧從德《集古印譜》的大量發行、文彭(三橋)的因勢利導,直承秦、漢之脈,開創印學史上第一個篆刻流派「三橋派」,也促成近代篆刻的勃興,至今未衰。由於中國印章的歷史淵源甚為長久,經由不斷的演變與傳承,
6、發展出琳瑯滿目的形制、圖式、材質,璽印因使用情況大分為:1.官、私印,2.鼻鈕、瓦鈕、壇鈕、人物鈕……等,3.朱文、白文或朱白相間印,4.界格、邊欄形式,5.方形、長形、圓形、磬形、心形……等圖式,6.材質則銅、玉、陶、琉璃……等,不一而足。按類別,中國印章約可區分為:公璽、官署印、私印、複姓姓名印、單字璽、吉語印、箴言印、花押印、宗教(厭勝)印、肖形(圖像)印、數字印及少數民族(如巴蜀、傣族、瑤族)印……等;其中尤以古璽奇譎的文字、形制、章法佈局,迥異秦、漢以降的印章風格,特別吸引筆者追索的興趣。在個人主編篆刻雜誌《印林》期間(1
7、995~96),有幸先睹海內外方家、學者的精闢專論,透過同儕的相互討論、籌組「印論會」定期印學探討。在推廣印藝發展的同時,一方面嘗試文字考證研究,並與台灣、大陸文字學者魚雁交流,收穫頗多;另一方面透過所學設計專業,嘗試將印章與設計兩門不同學科相結合,以此模式作平台並發表淺見於多次研討會。期間鑽研文字考證,在整理古璽中發現有部分「數字印」璽文,海內外學者一直當做未能辨識的文字處理,「數字印」的觀念更未曾見璽印研究方家提出。在梳理當中部分學者可能忽略之處,並借用戰國貨幣文字等,歸納、編整成「數字印」十三則,冀望透過不同的視點與思考方式,
8、對日後校讀古璽、研究相關問題能有棉薄助益。貳、研究範圍與限制討論古璽起源,通常溯自傳說的殷墟三方銅璽(1940年曾著錄於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其中兩方現存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另一方則下落未明;由於該三方銅璽的斷代、用途及同時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