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章法50法

篆刻章法50法

ID:31347559

大小:305.8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1-08

篆刻章法50法_第1页
篆刻章法50法_第2页
篆刻章法50法_第3页
篆刻章法50法_第4页
篆刻章法50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篆刻章法50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篆刻章法50法“虚”与“实”是章法分类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有了这个准则,在印章设计时可注意并掌握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左虚右实或左实右虚、周虚中实或周实中虚等等。邓散木在《篆刻学》中有章法分类14种,后又有人将章法分成25种,其中有轻重、增减、屈伸、挪让、盘错、离合、粗细、直曲、长短、欹正、穿插等。但在“虚实”这个准则下,14种乃至25种方法都是谋求虚实效果的一种手段。这里所谈章法分布50例,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在一方印章的构思布白中,它可以用多种布局方法综合而成。1.满实法(满实法印例参见“

2、安北将军章”、“宜春禁丞”、“琅雅柏印章”、“梁清标印”四印)满实法亦叫匀称法。入印文字分布匀称,印面较满、较实。布白浑厚平正,字画之间距离较繁密,印之四角充实,黑白虚实虽有变化但没有大起大落。对笔画少的印文,则通过穿插、加叠或面积对比法,使少画字满而不虚。大多数字画是横平竖直,曲在直中求,圆在方中见。无论用冲刀、切刀,均以粗壮为宜。用满实布局刻就的印章,其特点庄重、朴实、大度,且稳如泰山,给人以端重浑穆的印象与美感。这类印作是汉印中的典范,富有传统性,初学篆刻可从这里临摹起步。为了使印章“满”而且“实”

3、,必要时可采取一些附加手段。如白文印四周加一道白边,将印文作隔边、顶边处理,或在印中加“田”字格、“井”字格、“十”字格,使印章更加丰满充实。1满实法印章另有几点须加说明:(1)印文字画粗壮一致的前提下,要注意变化。字体结构简而少的字,笔画可粗一些,繁而多的字可稍细一些。这种变化以不影响谐调为宜。(2)印文平正端庄之中要有斜曲灵动的变化。满实法印章要避免平板,过于规矩,可用一些短斜、带曲的线条,以增加动感。(3)入印文字匀称、整齐之中,可辅以大小不同的变化。满实法印章大多是匀称等分的,但不能墨守成规,不知

4、其变。入印文字面积对比法最适合文字繁简、疏密悬殊的印章设计。2.满虚法(印例参见附图中“长金之玺”、“皮聚”、“蔡湫”、“心伯氏”四印)满虚法印章是指印面以稀、疏、虚为主,视觉效果空灵、简明、疏朗。入印文字一般笔画较少,线条细薄,布白空虚,字画之间距离相对较远、较大。对白文印而言,留红较多;对朱文印而言,留白较多。这类印章线条一般都以横平竖直的直线为主,圆线、曲线为辅。用刀可冲可切,以轻、以浅为主,突出端庄、清秀、瘦劲的格调,多留一些遐想、回味的余地。这类印作先秦、战国、已很多见,历代印人都有拓展。由于它

5、的简明扼要,线条变化含蓄,印面上没有过多的繁琐与过多的屈曲,因而最受初学者青睐。满虚法刻就的印章,其边栏一般较粗壮厚实,主要是为了突出印面的“虚”,与印面形成虚实反差与对比。如果说满实印章是红霞满天或是白云万朵,一派环宇充实、天满意足,令人叹为观止的话,那么满虚印章则是万里蓝天、絮云几丝、天高气朗,一派海阔天空、清明净洁、令人心旷神怡、充满幻想的意境。23.上实下虚法印章在虚实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紧密、满实,下部稀疏、空虚的效果,如“钱超白事”、“曹氏印信”、“书堂”、“种

6、竹道人”四印。上实下虚式的印章能给人以舒适、庄严、飘逸之感。在设计这类印章,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可以上部有印文,下部无印文,或是上部印文字画的伸展、延续与下垂。第二,印章上部字画粗壮,而下部字画较细小。第三,印章上部字画紧密,可采用增繁、增曲叠等方法,使上部繁密满实;印章下部字画稀少,可采用减笔、少屈等方法,使下部印文空灵满虚。第四,印章上部布字多,内容丰富,结体繁复,啧实;印章下部布字少,内容简少,呈虚。第五,印章上部文字厚重、清晰;下部文字稀薄、模糊、断续。第六,印章上部文字可大一些,就显实;下

7、部文字可小一些,就显虚。总而言之,为了使印章上实下虚,可以在印章上部采用增画、加叠、加密、加重等方法改变字形、字画的盘曲、挪让、宽窄来体现实;而在下部则采用减笔、减曲、删繁等方法来体现虚。这类印章在秦汉古玺中颇为多见,而明清众多的篆刻名家亦有许多上实下虚的艺术佳构。4.上虚下实法印章在虚实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紧密、满实,下部稀疏、空虚的效果。上实下虚式的印章能给3人以舒适、庄严、飘逸之感。在设计这类印章,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可以上部有印文,下部印文紧密,字画繁多,结体

8、密实;上部印文字画简少,结体疏朗,自然留空。上方字画较少,下方字画较多,则利用印文字画多来表现“实”,利用印文字少来表现“虚”。上方印文小,字画线条细,采用缩短、减笔、无曲叠等方法来表现“虚”;下方印文比上方印文大,字画线条粗,则采用加曲、加叠、增笔等方法来表现“实”。此外,上虚下实的效果和刀法有密切的关系。在刻制印章上部线条时,吃刀浅、用力轻,字画之间留空多;在刻制下方线条时,吃刀深、用力重,字画之间紧密排列,留空极少。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