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45778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带语文课“回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带语文课“回家” 【摘要】在新课改的引导下,语文课异彩纷呈,但缺乏实效性。归根究底,现如今的语文课缺乏“语文味”。那如何才能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呢?简单的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扫、清、搬,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语文课堂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关键词】缺乏实效性;扫;清;搬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这几年,全国各地沸沸扬扬,异军突起。表面看来,大家都在改革中做出不小的贡献,若仔细观察思考,能够发现不少问题。就拿语文课来说,新课改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异彩纷呈
2、,多姿多彩;但在其背后,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缺乏实效性。 由于许多老师没有真正读懂新课标的内涵,凭借自己的理解,硬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灌”的“政治课”,或是“活泼生动”的“劳技课”,甚至还有“优美”的“幻灯片展示课”。课堂表面上热火朝天,而真正的实效性又在何处?因此,我们要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怎样去上呢?或者换言之,如何上好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呢?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何为“语文味”? 对此,我搜罗了一些教育专家的述说,比如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认为:“5
3、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又如尹疆捷说:“语文味即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
4、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2] 《语文课程标准》提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当然,我们不要讨论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结合新课改的一些理论,对于如何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上的更足一点,我也作了几点思考,简单地用三个字概括:扫、清、搬。 一、“扫” 现在的语文课本,很多讲政治类的内容,比如鲁迅的一些杂文、毛泽东的诗词等;还有很多讲科技类的,如《花儿为什么那样红》《宇宙里有些什么》等;也有一些
5、讲旅游景点的,如《苏州园林》《巍巍中山陵》等。很多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在这样的课文讲解时,也许都会不自觉地上成“非语文”的课,这就与我们的新课标理念背道而驰了,长此以往,对学生有害而无一利。 因此,我们要扫除课堂“非语文”的内容。那什么才是语文呢?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因为涵盖的内容很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5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3]
6、 二、“清” (一)弄清“朗读”的实质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特别强调读书,在读中悟,悟中读,方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可见,新课标实实在在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语文课堂,各种形式的朗读肯定是缺少不了的,而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目标意识,出现许多没有实在意义的朗读,这样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设置每次朗读环节的时候,需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甚至制定相应的目标,让学生在读完之后,或是能够疏通文意,或是能够读懂文章所蕴含的真正情感。 如教学《想北平》中第二段“可是,我真
7、爱北平……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时,可设置两个目标:一是整体读出深沉的语调;二是读出对北平如母亲般的爱。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那种对北平爱的深沉的情思,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出老舍对北平不一样的感情了。 (二)理清每篇文章的“三个问题” 语文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三个问题,而且要时刻记在心中,那就是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只有时刻铭记在心,才能对教学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缺失这三个步骤
8、,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能抓住重难点,可想而知,一节课效果甚微。5 如教师在备课张洁的《我的四季》时,首先需要弄清楚文中讲的是人生的四季(写的什么);接着是通过描写四季中“我”的行为和态度,来揭示作者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怎么写的);最后要了解文中是通过自然界的四季来写人生的四个时期,更显得有新意、独特、不同凡响(为什么这么写)。 (三)分清“合作讨论”和“问题串”、“茶话会”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