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34991
大小:12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8
《简明有力地表达论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明有力地表达论据 设计说明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云:“明理引乎成辞,徵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由此可见,引用事例或名言来说理明义,是圣贤议论、经典运用的通则。但是明了论据存在的意义,并不等于会使用论据。在这一讲中,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论据的表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据表达贵简明,愈拖沓愈无力;论据表达贵有力,语约而意尽,掷地而有金石声。如何做到这两点?我们以为只有不断地练笔、练眼、练胆,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精准地把握素材的核要,有力地进行论据分析。 问题呈现 病文列举1 我
2、看“乡愿”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指的是老好人,孔子认为这种人是戕害道德的。孔子认为老好人是对人、对社会有害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15 和乡愿交朋友是有害的。有一个朋友,他没什么毛病,上课不说小话,下课跟大家一起打打闹闹,在宿舍里和谁都笑眯眯的,熄灯后宿舍有人偷偷煮泡面吃,他帮忙看宿管老师来了没,有人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他也这样,大家都挺喜欢他,说他够朋友。考试时,老师一个人管一个考场,难免有些看不过来,有一些人会找机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有一次考试,他旁边的同学作弊,那个同学正好是他的熟人,问他
3、答案他回答了,他平时也常将自己的作业给别人抄,这时老师走过来了,狠狠地批评了舞弊的同学……班主 病文诊断 这篇文章的两则论据,一则来自生活阅历,一则来自阅读积累。这两则材料的表述都很?嗦,叙述过程中枝节旁生。第一则材料对人物的描写过于细致,列举煮泡面、打手电筒、老师的批评等细节,用叙述文体进行论据表达,论据冗长芜杂而致喧宾夺主。 迎合任何人,这是第一则材料应重点突出的乡愿的特点。论据表达中应用概括的语言直接将这个人物的特点提炼出来。不必详细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亦不必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修改时宜删去中间过长
4、的细节记叙和描写。尝试修改如下:每个人身边也许都有这任还找到了他,很严厉地说:“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他默默地低下了头……老师说出了他这种行为的恶劣影响,并劝说他以后不能这样,他很快向老师做了保证。老师见他态度好,便不再说什么。可是后来他还是这样。老师想要批评他,却找不出他做过什么错事来,也没什么能指责的。他平时挺忠厚老实的,大家和他都合得来,他也觉得自己人缘不错,可是他从来给不出有益意见,对朋友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助长了很多不好的风气。15 而就如魏徵对唐太宗的谏言一样,唐太宗看到国家安定,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战
5、争年年胜利,在大家的歌功颂德中,就骄傲了起来,他生活渐渐骄奢,不再勤俭爱民,他大量修建宫殿庙宇,也不听别人劝告,百姓苦不堪言,魏徵为了国家社稷,觉得没必要充当老好人,不管唐太宗喜不喜欢,对于唐太宗的缺点、过错都要说出来,所以写了《诫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太宗被感动,励精图治,所以就有了唐朝的繁荣。魏徵死了,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
6、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像这样的人就是对我们有益的。 虽然说老好人并不讨厌,相反他应该是受大家喜欢的,行为似乎很廉洁,可是事实上他们并不能给我们什么帮助,现在社会上就是因为老好人太多了,才导致了犯罪现象屡次出现,社会上的小混混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迷失…… 如果我们都可以将朋友、社会的问题、缺点及时地提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成长、发展…… 病文列举2 专注产生影响15 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专注创作自己的《正义论》。现在《正义论》这本书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
7、就有5000余部。这种专注、认真做事的精神,是我们从小就应懂得的一样一种人:他平时似乎挺忠厚老实,没什么毛病,和谁都笑眯眯的,大家也都挺喜欢他。想要批评他,找不出他做过什么错事来,想要指责他,也没什么能指责的。这些人,能在对立两面中任意游走,待人处世从众而圆滑,不正是孔子所说的乡愿吗?他们从来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甚至助长了不良风气,这样的人有原则和道德可言吗? 在有关魏徵这则论据表达上,问题也很明显。一则典故的文化内涵可以多角度地阐发,但如果对原材料的内容不加选择地乱用滥用,势必失去了针对性,变成了对空放枪。作者以魏徵
8、为例是为了论证君子的品质,但在转述时背景交代过详,对唐太宗的描述过多,引用《诫太宗十思疏》的句子对观点论证没有意义和作用,所以魏徵的品质没有凸显出来,起不到批判乡愿的作用,论证乏力。在转述时应该重点强调在太宗自满自得、厌听人言时,魏徵不顾一己之利害,为百姓、家国挺身而出,坚持原则与信念,突出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气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