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

ID:31334627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_第1页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_第2页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_第3页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挨家串户的阅读教学法  摘要:根据学生心理特性,可以通过分块、分类的挨家串户探究阅读教学,逐步渗透每类知识点的规律,学习该知识点的运用,把握该知识点创新。通过反复训练,把各类知识点连成一串珍珠似的,形成完美整体阅读体系,学生会轻松而愉快地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分类;挨家串户;点点落实;联点结合;整体有效  我们说,一个人的品格、气质、个性、胸怀、才智、能力都与阅读有关。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文化、知识、经验和希望,都在文章里得以体现,学生通过阅读去思索、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那一定受益匪浅。正

2、像作家曹文轩所说:“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  我们知道,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也明确认识到,人类学习现象极其复杂,不可能用一种理论解释全部学习现象,必须对学习做分类研究。4  而我们小学生的性格发展规律也是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的。据此,我们语文教师在

3、阅读教学中不妨分块、分类进行倾向性教学。我们把整个阅读教学看作大家族,要了解这个家族,我们必须挨家串户去走访、深入探访,这样才能掌握整个家族的特色。  一、探究标点符号在阅读文章中开花结果之家  在阅读教学《时光老人和流浪汉》短文时,可以设计填空题:  在下列短文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打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如今我云雾山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

4、如你能返老还  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起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

5、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4  在这里主要练练双引号的三种样式以及分号、省略号等常见规律性的标点符号,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用法与格式。  二、探访词意、句意明明白白之家  在这里先专门设计动词的用法。  把下列词填入括号中(掠、穿、卷、拂、拨、啃、啄、奔、砸、落、扫、淘、拉):  如果你问,那都是想象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到呢?那么我再说清楚点吧: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过树梢,当清风()过明月,当狂风()过

6、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能听见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吹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米吃,你总能听见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在盛水的盆子里,当清道夫清()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  ()米着煮饭,当你上完卫生间()水抽马桶,你总听见些什么吧?  三、探访想象联翩专练题之户  在短文《雨》我们不妨设计两题:  1.另一滴雨说:“我也落到还没

7、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能接下去把它心里想说的说完吗?  2.如果你是雨,你想去哪儿?说说你的理由。  读一读:4  它们从同一片云彩中落下来,一同飞翔了很远很远的路程。  在半空中,一滴雨问另一滴雨:“你要落到什么地方去?”它回答说:“我要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让花更红,草更绿。”它接着也问:“那么你呢?”“我要落到还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挨家串户教学的案例很多,还有层次段意、中心结构、优美词句、诗句专题、问题解答、课外链接、朗读语音等家家户户……这里不一一枚举了。每类题型先进行菜单式的挨家串户训

8、练,经过一段时间举一反三的训练,再进行跟踪式的反复练习,又进行检测式的调查,往后查漏补缺,最后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进行综合练习,学生做题得心应手、津津乐道,阅读水平明显提高。这就是学生在大量的、多种家族方式的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的阅读知识和方法,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佘星南,宋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