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装订样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士学位论文系别:经济管理系学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姓名:运城学院2010年6月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房地产泡袜经济问题分析学生姓名系、专业经济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指导教师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目前,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泡沫迹象己经出现,城市型房地产泡沫正在从起泡阶段进入膨胀阶段,持续居高不下的商品住宅空置率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很容易产生虚假需求信息,彩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而且虚假需求造成的过度供给,乂会形成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來人而长期的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本课题在国内
2、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晚,国房地产泡沫的地区性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的办法,但对小国现在房地产泡沫的性质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大多数研究只是引进并介绍了地产泡沫的一般理论,如曹振良、傅十和。在许多房地产专著廿籍中,房地产泡沫问题常被设为一章来讨论。由此可见,在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研究己经冇了一定的基础,但冇待进一步深入。国外对于泡沫问题的研究较早,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Hahn(1966),Samuclson(1967)和Shell-Stiglitz(1967)Xj-理性泡沫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
3、代以后,关于泡沫的研究成果人量涌现。国外的房地产市场己经经丿力过了多次泡沫的洗礼,使他们对房地产泡沫的理解和认识也己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建立有地价泡沫模型(非泡沫地价上涨模型、无套利条件下的地价上涨模型、理性泡沫模型),房地产泡沫的检测方法(方差上限检测、游程检验和尾检验、“收益还原型”检测法)。这些模型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国外多采用模型的方式从理论上对一般的泡沫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现象的研究冇很强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一、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危害二、我国房地产业泡沫的现状及分析三、我国
4、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四、我国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捲施及对策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1、学校和系里开放图书馆和机房2、自己购买了一些相关方面的帖籍3、学院网的电子期刊阅览工具4、以往积累的冇关材料,包括从杂志期刊、报纸、论文中积累的材料论文(设计)拟定提纲引言1.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危害1.1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特殊性1.1.1房地产泡沫的含义1.1.2与一般价格波动的区别1.2房地产泡沫的危害1.3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衡量标准2.我国房地产业泡沫的现状及分析2.1我国房地产业泡沫现状2.1.1房地产投资方面2.1.2销
5、售率空置率方面2.1.3价格和结构方面2.1.4房地产信贷发展方面2.2对我国房地产业泡沫现状的分析3.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3.1国内外经济局势3.1.1国外经济局势3.1.2国内经济局势3.2社会原因3.2.1投机3.2.2信息传播3.2.3房地产供给的结构性矛盾3.3制度原因3.3.1政府住房保障制度3.3.2房地产税费制度3.3.3土地政策3.4居民消费需求原因4.我国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及对策4.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4.1.1针对房地产泡沫的制度研究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研究综述:作者、题目、杂志、卷号、页
6、码)[1]兰纪平•房地产与泡沫经济[N].检查L1报,(3543)・[2]李木祥•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1—49.[3]刘继海.浅析房地产泡沫[J].中国房地产,2007,(7):32-33.[4]徐滇庆.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0,8—10.[1]刘春雨•房地产泡沫的危害与防范措施[N]・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尹中立.社科院研究员尹中立再谈房地产泡沫界定3大底限[N].北京晨报,2004-10-28.[3]朱仁友•房地产泡沫累计支撐
7、力的动态变化及房地产价格的近期走势[N].广西大学学报,2007,(4).[4]赵文.我国房地产泡沫市场泡沫现象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2):60-79.[5]张丽英•对房地产泡沫的几点思考[N].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03-24.[6]陈龙.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历史及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05,(2):35-39.[7]厉伟,孙文华,但承龙•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原因、形成机制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4):185-196.[8]徐莲.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原因的文献综述[J].科技信
8、息,2007,(7):20,[9]张丽华,孙涛.借鉴日本房地产泡沫,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环境[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文章论点较为明确,提纲逻辑清楚,可以开始写作,但应切合实际,切忌空谈,结论应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签字:2010年3月8日课题答辩组意见及建议组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