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28493
大小:39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8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师用书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8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师用书岳麓版第18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考点1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外: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目的(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2)后期:布尔
3、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评价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
4、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在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加强。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2.实行1921年3月,俄共(布)等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措施(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5、。4.意义(1)理论上: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实践上: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斯大林体制1.过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2.特征(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
6、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概念阐释]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
7、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1.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①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史料二 这一政策②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8、,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③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④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