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堂的本质

抓住课堂的本质

ID:3131444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抓住课堂的本质_第1页
抓住课堂的本质_第2页
抓住课堂的本质_第3页
抓住课堂的本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抓住课堂的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抓住课堂的本质  笔者工作这么多年来,出去学习,交流也有很多次,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教师选择公开课时,大多选择了第二课时,就是很多特级教师也不例外。原因何在?笔者和很多同行交流,他们一致认为:第一节课时不容易出彩,第二课时可以上得精彩纷呈。是的,第二课时可以上得激情澎湃,可以上得形式多样,可以上得饱含深情……但那只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永远只是配角。其实,第一课时同样也可以上得出彩,不过学生却是主角。笔者经过自己实践,谈谈自己关于第一课时的点滴思考:  一、理清两个关系。  1.第一课时与其他课时之间的关系。一篇课文,

2、相对其他课时而言,第一课时是大纲,是框架,是材料,而其他课时不过是精雕细琢而已。在整个单元中,在整本教材中,第一课时也远远比其他课时重要,因为第一课时的切入点往往是这篇课文的地位和意义,而其他课时不过是一些知识以及情感的具体体现。因此,相对于语文而言,第一课时远远重要于其他课时;相对于具体课文而言,第一课时相对于弱化于其他课时。4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大多知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事实上却相反,很多教师上公开课选择上第二课时就是最明显的证明。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而这一建议也只有在第一课时得以真正体现。因为在第一课时中,预习、朗读、训练乃至概括全文等一系列活动大多是由学生完成,而教师只是引导作用。很多学校推广导学案乃至昆山前景集团推广“一拖四”课堂也大多在第一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二、第一课时的几点教学目标。  1.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语文,对课文的兴趣,这才是第一课时的最根本目的。作为教师在刚刚接触文本时,特别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创造良好的情境,可以通过挂图、音乐、视频等形式来体现,这当中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情感。  2.字词的达标。完成识字教学重点

4、在于第一课时,因为作为教师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通过预习、认读、指读以及开火车等形式把字词教学抓细抓实。同时还需要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形式帮助理解生字,由生字的理解来达到词语乃至成语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3.朗读的训练。新课标中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熟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些都是读的具体要求,也是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的目标。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让他们更好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4.说话能力的培养。会说话也是

5、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在很多地方都被忽视。作为教师要在第一课时需要贯彻这些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4  5.写字的训练。新课标中还要求第三学段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些目标大多在第一课时落实。因此,教师要主动留出时间,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指导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生字中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做到书写正确、美观。这是重点。

6、  三、第一课时应该怎样教。  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才是好课?关键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但怎样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呢?我认为:  1.读一读。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表演。这才是根本。例如读《古诗两首》时,可以提醒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甚至摇头晃脑地读。这当中教师可以示范,关键是要找到那种感觉。而读《大自然的文字》时,则可以指导学生默读,并且提出问题,限制时间。这主要是根据年级的不同而设置的不同要求,针对高年级完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搜集。  2.划一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与划是孪生的。初读课文

7、,可以圈出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字词成语;再读课文,可以划出比较欣赏的词语句子,品味读一读;精读课文,可以划出关键字词和关键语句甚至关键段落。这些都可以,关键在于用动笔,要疑惑,要思考。当然,如果把动笔仅仅局限在划上,有点狭窄。划的另一含义还有画。比如《草原》,比如《黄山奇峰》,比如……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读后的感觉,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领悟后的意境。至于画得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想象力。也许这才是画的最高境界。4  3.说一说。看到题目,可以让学生说说,谈谈一点想法。比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让学生

8、小组交流,互相释疑;遇到探讨争议的地方,都可以让学生辩论,不求答案的唯一,只求能够自圆其说;读完课文,更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概括课文大意……这些都可以,但惟独师生交流需要少用,尽量采用生生对话、小组对话,乃至分组交流的形式,创造让学生更多说话的机会。  4.写一写。写也是表达的一种,我们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