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促高效

抓重点,促高效

ID:3131398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抓重点,促高效_第1页
抓重点,促高效_第2页
抓重点,促高效_第3页
抓重点,促高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抓重点,促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抓重点,促高效  摘要:数学教学一定要走出题海战术和照本宣科的漩涡,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设置开放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探索和研究,最终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挖掘教材;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随着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许多高效的数学课堂模式和方案,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认知规律各异,我们不可能照搬所有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再重复传统的题海战术。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

2、开放的、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  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真正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探索和研究,最终迁移知识、生成能力。鉴于此,笔者结合这些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实际抓重点、促高效进行以下讨论和研究:  一、分析认知规律,探寻知识节点  新课标要求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材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所以,我们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经,以教学内容为纬,找到两者的结合坐标,唯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完

3、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4  如,在教学《变量与函数》时,因为函数思想是初中数学重要的解题思想,是诸多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的灵魂之一。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概念和局部的知识范畴进行理解,而要着眼全局,立足整个学段的高度,充分挖掘知识和学生认知的节点,唯有如此方能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函数的精髓,为以后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二、鼓励动手实践,探索实际问题  知识有其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唯有经过体验和探索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教学实践中,我们千万不能积攒问题,要让大家在实践认知中随时发现

4、问题,随时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是探骊得珠、迁移知识技能的不二法门。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性质时,我们不要滔滔不绝地从定义到性质宣讲,笔者让大家用纸剪三个全等等腰三角形,分别在这三个全等图形上用笔画出同一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这时让学生将三个图形叠加对光观察,他们就会观察到“三条线重合”现象。这时,我们再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说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是不是只要三线重合就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再引导大家进行反证和逆探索,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实践证明,动手实践能激活学生兴趣,牵引大家

5、发散思维,生成能力,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反思利用错误,完善知识生成  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只有正视错误,有效利用错误才能变废为宝,有效弥补知识漏洞,完成知识迁移内化与生成。4  比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很多学生就容易犯如下错误,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那学生会一错再错,所  以,我们应该引导反思,指导利用。  例如,假如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存在两个不相等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有的学生这样解:由于方程存在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Δ>0,即2

6、2+4k>0,得出:k>-1;以此推出k的取值范围是k>-1。  这就犯了典型的错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限制条件,这样顾头不顾腚,出现了概念性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这样引导反思:  (1)为何会犯错?(没有考虑到一元二次方程所需要满足的条件k-1≠0)  (2)怎样求正确结果?(本题:由于方程存在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所以Δ>0,得出:k>-1,然后再考虑满足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k-1≠0,最终得出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1。)  然后再设置针对性练习:假如方程kx2-2x-1=0的x有实数 

7、 根,那么k如何取值?别看这个题貌似雷同,其实暗藏杀机,其解如下:  解:若k≠0时是二元一次方程,所以会有Δ≥0,即22+4k≥0,得出:k≥-1,  若k=0时则为一元一次方程,也有实根,符合题意,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1。  (3)怎样杜绝类似错误?(以后遇见这样的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其次要考虑概念成立,然后再按规律解答。)4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反思是学生内化知识的必经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他们养成纠错反思的习惯,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

8、追求能力的高度来设定启发和引导方案,坚决杜绝拾人牙慧,盲目照搬。我们一定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的结合点,然后再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设置互动灵活的教学方案以充分激活大家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完成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芳.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1(7).  [2]王军.构建数学有效课堂,促进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