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13177
大小:8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知识链接】:1、作者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
2、级提供政治借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按年记载了共1362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其他文章如《谏院题名记》等也写得精练明洁。另
3、有《涑水纪闻》,写得简要、切实,《续诗话》亦有见解。2、文中主要人物简介: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
4、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预习检测】:1、本文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2、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北宋家、家。【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1.自由地大
5、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
6、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二、理解、探究课文内容。1、译一译:结合注释,疏通文义。要求:①、先试着自己翻译课文,标出自己学习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小组交流。疏通文意。②、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展示本文内容(可以用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展示)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讨论、交流、识记)。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问题
7、探究:①、请解释“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并造句。 ②、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巩固检测(一)、理解课文,梳理课文内容(用原文回答)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吕蒙推辞的理由是,孙权论述读书的重要性,吕蒙就学,鲁肃称赞吕蒙。2、本文通过孙权规劝吕蒙学习的故事,说明了的重要性。本文是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 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
8、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