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12246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 [摘要]河南省教育厅于去年八月颁布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该规划描绘了我省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蓝图。我校根据该规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强调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双重视角,推进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意义,进而展开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的探讨,在各类深度融合的方法基础上,文章进而系统阐述了在引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4-0089-02 一、采用双重视角,使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6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复合交叉领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采用双重视角,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性双向融合。融合是彼此靠近,优势互补,寻求连接点与共同点,产生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必须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该空间中,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
3、并不是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才是教育信息化,然后,再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 二、加强教学创新,推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学手段创新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要求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建立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的平台,更是全校师生员工体验大学生活,共享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幸
4、福感的精神家园。 (二)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过去以班为单位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再适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应为以学生个性化学习、相互讨论、师生间沟通交流和研讨、班级面授等多种组合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应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学生既有的经验和知识不但能助推自己的学习,而且也能推动其他同学的学习。 新的组织形式有:①个性化学习:学习笔记、标签、思维导图、WIKI、词汇表;②小组学习: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网上聊天MSN、QQ、电子白板、学习小组、文件共享、学生个人网页、
5、虚拟教室、博客、RSS订阅;③统一学习:课堂模块、工作坊等。 (三)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6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学材是生动课堂的再现;开展超级开放课堂,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指导学生如何读学材、如何使用多媒体资源。 实现教学内容形式创新的功能有:①课程内容功能:网络学习资源、音视频讲座、流媒体课件、补充材料连接、课程网站搜索工具。②可选择学习模式:单元学习模式、学习周模式。 技
6、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创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个人经验,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习。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与学关系的创新。学生是教与学关系的主体。为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角色应分工如下: ①学科专家与行业专家:统一的资历架构下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供。②大学专职教师:教学设计、媒体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导学方案,组建和管理教学团队。③大学兼职辅导教师:个性化导学和支持服务。 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6 要想充分调动
7、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教师不再充当信息的主要给予者与学习主导者的角色,他将成为学生的辅导者与支持者。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行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不快、范围狭窄,制约了信息量的扩充。那么,怎样在较短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量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呢?答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较快,知识面广,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动态,大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有效地
8、提高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以空间教学为切入点,全方位打造现代教育教学新模式。按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思路,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新模式。 一是通过个人学习空间促进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