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07389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环氧乙烷灭菌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氧乙烷灭菌的临床应用二0八医院供应室叶媛朱丽丽环氧乙烷灭菌主要应用于畏热、畏湿的高分子制品或器材,环氧乙烷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杂环类环氧化物灭菌剂。在低温下无色透明液体,能溶于水、乙醇、乙瞇。环氧乙烷是一种气态广谱灭菌剂,它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抱、病毒等。因其具有效果可靠,有效期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损害物品、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优点1、减少了物品的灭菌次数。2、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3、降低了物品的消耗。4、节省了人力、时间5、分解包装方便科室工作6、保持无菌状态时间长。二、灭菌范围1、各种治疗包中的刀片、缝合线、
2、缝合针等.2、急救物品如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心内针、不同型号的导尿管、静脉导管、气管套管等•.3、棉球、一次性手套、纱布.4、根据需要自制的一次性导尿包、换药碗、口腔护理碗等.5、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内镜、透析器材、移植器材、牙科设备、心脏诊疗器材等.6、环氧乙烷不适用于食品、液体、油脂类、滑石和房间灭菌。三.规范包装并遵守装载原则1、包装材料要求必须采用能渗透空气、蒸汽和环氧乙烷气体材料,能耐受一定的温度,能较容易的去除环氧乙烷残留。常用纸塑包装、医用皱纹纸、聚乙烯塑料袋、布、无纺布、但不能用尼龙、各种金属布箔、密封的玻璃和玻璃纸做材料。2、拟灭菌物胡常用纸塑包装,一般用
3、单层包装,手术器械需要双层包装,如双层时纸塑同方向,内层不得折叠。纸塑包装袋封口和压边宽度不低于6mm,器械物品放入纸塑包装,四周留有空间约1〜2cm.锐利器械应有棉布或纱布包装,包内尽可能去除空气,并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并签名。3、物品的准备:视灭菌物品规格形状,选择长短宽窄合适医用灭菌袋。过大易造成折叠、破损、影响使用,过小易在负压状态下破损,造成灭菌失败。因环氧乙烷灭菌易受各种污物的影响,所以拟灭菌的物品必须清洗干净,并在室温下干燥。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和水分太多,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稀释和水解,影响灭菌效果。拟灭菌的T净物品和所用包装材料存放
4、在40%~60%相对湿度室内。4、装载原则:对包装好的待消物品要再次检查,包装是否合格。欲消物品要放筐内,物品间上下左右均应有空隙,且不能接触柜壁,锅内装载量不能超过总体积的80%,灭菌物品应占环氧乙烷消毒柜内空间的4/3为宜。同时要遵循重物、轻物要分开,重物放低层,轻物放高层的原则,勿压勿折,装锅的物品要垂直放置不能平放。四、严格进行坏氧乙烷的各种检测1、每锅工艺监测,灭菌效果取决于4个要素:适当温度、相对湿度、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操作人员必须对每一锅每一次的灭菌过程、温度、时间、压力的显示装置要仔细观察。运行是否正常,灭菌温度37°C~55°C,湿度保持在40%〜60%,
5、时间lh〜3h,压力排气12ho每次灭菌循环结束后,均应记录锅内湿度、开始时间、节省时间、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并签名。2、每包化学监测,包括包装的内外监测,灭菌结束时要注意观察外包装指示胶带及包内指示卡的颜色变化,如指示胶带由黄色变为橘红色,指示卡由玫瑰色变成绿色,表示达到灭菌条件。3、每月生物监测,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鞄进行生物监测,在灭菌周期完成后立即将生物指示剂从被灭菌物品中取出并进行培养,生物监测是确定灭菌效果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4、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检测,空气和灭菌物品屮环氧乙烷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已经证实,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最明显,长期接触后,易患白血病和出现自发
6、性流产。釆用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在发放前必须经过通风处理,消除滞留毒性后才可使用。我国规定,工作间空气中的环氧乙烷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一次性医疗用品经环氧乙烷灭菌或消毒出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不能>10/克,消毒卫生用品出厂时坏氧乙烷残留量必须<250/克,所以有条件单位,应每年进行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检测。五、注意事项1、环氧乙烷钢瓶应关严,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适宜温度在16°C~21°C(不超过30°C),无日晒。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撞击。2、操作室和贮藏室严禁吸烟,环氧乙烷气瓶远离火源和静电。3、禁止穿着有钉的鞋进入灭菌现场,以免发生燃烧和爆炸。4、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清
7、洁维修和调试。5、严格掌握环氧乙烷通风要求,聚乙烯材料物品解析60°C时8h、50°C时12h06、环氧乙烷残留量灭菌物品中应低于15.2mg/m3,灭菌环境中浓度应低于2mg/m3'参考文献1、钟秀玲郭燕红医院供应室管理与技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1、182、李亮云环氧乙烷灭菌器在供应室物品灭菌中的应用与管理2008、1、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