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03757
大小:1.5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4《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4《诗经》两首我夯基 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窈窕( )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寤寐求之( )蒹葭qīqī( )道阻且jī( )宛在水中chí( )在水之sì(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寤寐求之( )(2)钟鼓乐之( )(3)蒹葭苍苍( )(4)道阻且右(
2、 )3按要求写诗句。(1)《关雎》诗中最能体现男主人公“求之不得”而苦闷焦灼的语句(不必是连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蒹葭》诗中与“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不必是连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赋、比、兴是《诗经》中使用较多的写作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关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成对成对的关雎在河中
3、的陆地上嬉戏的情景,兴起了青年男子对钟爱的女子的追求。《蒹葭》中使用“兴”的特点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所学的《〈诗经〉两首》中的__________,被台湾作家琼瑶引用在了她的小说《在水一方》中,并在同名电影中做了主题曲。这首诗出自__________。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
4、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6(1)《关雎》出自____________。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摘抄出诗中统领全篇的两句诗:____________
5、________。(3)诗中君子追求淑女不得时苦苦思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窈窕淑女( )(2)君子好逑( )(3)左右流之( )(4)钟鼓乐之( )8仿照示例翻译语句。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译句:鸟儿关关相对唱,双双栖在小洲上。(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9对《关雎》分析有误
6、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恋歌,是《诗经》的第一篇。B.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感情执著、坦率、朴实。C.诗歌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写出了“君子”追求“淑女”的曲折过程,恋情步步推向高潮。D.诗中的窈窕淑女是一位文静美丽、风姿绰约、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10抄写诗中直接抒发对服
7、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与牵挂的诗句。11下面对《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B.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8、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12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二、表达交流13读了《蒹葭》一诗,请你结合诗句和自己的想象,描摹诗歌意境。14(2009江苏常州中考)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