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9900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教学中,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此时的学生身心都尚未成熟,易于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发掘真善美,受到情感熏陶,情操陶冶,获得心灵启迪,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对
2、此,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思考: 一、研读学生本,明确德育目标4 语文学科融知识性与工具性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寻找最佳的德育入手点,巧妙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升华情感,培养人格。同时,在阅读教材中,教师应认识到语文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的区别,不能单纯进行思想教育,而需要依托语文阅读课本寓教于情理之中。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需要研读教材,发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需要研
3、读学生,了解学生实情,明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组织德育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与体验,重视学生个性化理解与感受,强化德育效果。 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本课主要描述了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自偶然相撞再到两人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通过细读品味可以感受到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体味爱因斯坦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由学生学情看,学生并不熟知爱因斯坦斯,对他潜心研究科学的伟大品格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文中展现人物品质与情感的对话,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围绕对话内容与提示语来反复诵读,亲身体验,从而领会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领悟他的精
4、神品质。另外,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喜欢新事,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基础水平不同,性格各异,有些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全体,组织多种阅读活动,诱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责任感与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与学习习惯。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其德育目标主要有:利用合作阅读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悟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关爱孩子的良好品质。 二、优化教学活动,自然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自然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发掘其中的真善美,形成坚强意志,陶冶情操。 1.通过简介背景,自然渗透德育4 在语文
5、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同时作者自身背景也是各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有关背景知识,或者呈现相关背景知识,这样,既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把握文本思想情感,也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创作者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创作的目的,受到情感熏陶,形成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受到德育教育。 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本文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要唤起学生积极情感,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人物,更真切地体会环境,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在
6、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网络等途径来搜集有关图文材料,设置融合声色形的学习情景,并结合生活实例,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对人民子弟兵产生敬佩之情,学习他们那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2.通过文本解读,巧妙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也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文本特点,利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自然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感知语言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4,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管是身心,还是思维等,都处于发展时期,易受外界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营
7、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多朗读精美语句,让他们受到心灵启迪,获得情操陶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其次,反复朗读,分析人物情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要把握形象或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需要不断诵读领会。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角色朗读等方式来理解文本,解读文本,既把握文本内容,也感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文章思想情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还可适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可让学生朗读品味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