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ID:3128246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_第1页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_第2页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_第3页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探究备高效课堂策略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

2、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而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我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数学高效课堂:  一、探究课前的准备  1.备教材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一切活动都要围绕重点和难点进行。并参照资料和生活,对教材进行整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外延和拓展。4  2.

3、备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备课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参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我们不难发现,人人都有需求,作为学生也一样,渴望理解和尊重,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偶然性的表现,同时在课下要以朋友的身份积极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备课时注意把教材知识和这些元素结合,积极调整教法,制定相应措施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3.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为了设计难易度相当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

4、习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和设计问题。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有多种类型的,有的擅长通过图形获得知识,有的擅长通过语言的叙述获得知识,有的擅长通过体验获得知识等等,智力类型的不同,导致对知识的接纳方式的不同,但是很多教师不了解这些,一味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理解的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是为了在课堂上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教学策略,采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展示问题。  4.备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启发法、归纳法

5、、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可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多种综合运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应该为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方法所局限,应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学情的不同,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模式和方法。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动起来4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

6、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例如:我在教数学代数式是我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自己未来身高,首先我先问我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身高吗?他们听后一起说:“想”。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公式,了两个公式,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孩成人身高:(0.923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都怀着提到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

7、“哇!我能长到一米八五!”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讲着:“每位同学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刚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学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4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

8、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