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

ID:3127969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_第1页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_第2页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_第3页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_第4页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徜徉诗意唐朝,提升综合素养  【摘要】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具有中国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就蕴含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之中。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回归中国古典文化涵养的中国特质,其中大唐王朝留下了流淌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诗意。唐诗是千年中国文学之桂冠,她不仅是唐王朝历史命运的见证者,更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美、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她以饱满的情感和悠久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吟诵品味唐诗,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回失落的诗意。  【关键词】唐诗;怡情;辅德

2、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诗文学史,渗透智慧之美  自古“文史不分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会使诗人形成不同写作风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彰显了初唐人的从容不迫和自信大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多么悲壮的歌声!从初唐到盛唐,是封建社会比较解放的时代,经济上繁荣,政治上基本稳定,用人制度也比前朝合理,为陈子昂这样有志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会。因此唐朝开国以来知识分子十分活跃,大多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随着卢照邻、王勃、杨炯、骆宾王、陈子昂等一批诗人

3、的出现,唐代诗风从魏晋时期的旖旎奢华开始转变。5  不管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烈决绝;还是“汉家烟尘,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的气势胸襟;抑或是“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孤寂难言,都在述说盛唐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对边塞风光的热切赞美和对征战沙场的将士们的深切钦佩,这不正是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时,爱国者的真实心境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无不写出

4、了诗人的轻松惬意,优雅闲适。也正是在盛唐这种内无隐患、外无急忧、经济发展、心态放松的境况下,才能有这样的心境和淡然。  而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更是形象地反映了百姓和官吏之间的矛盾,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  深入理解诗意,必须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知人论诗,知史论诗。唐诗是学生们学习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源泉。只有当学生浸润于真实的社会背景里,才能真正体会文学艺术的不尽魅力和价值。

5、  二、将诗文内化,增强文学底蕴  文学修养是将文学内化为自身的力量,使个人不断壮大并调整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5,多读些意味隽永、语言凝练、情思深远、意境幽深的诗句,久而久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说话、写作的诗意。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对于真理的企求,同人们的鄙俗行为做斗

6、争,善于在人们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醒他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做一切使人能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的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生活的事情。  三、以诗文怡情,提高审美能力  学习唐诗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唐诗包含着文学美学的重要意蕴。  读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如此美景,你不喜欢吗?  审美情感的产生还要靠理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7、》所描写的自然景色从表面上看让人赏心悦目,但借助有关的历史知识加以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借景抒情,用以凭吊南朝的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由于当时的唐朝封建统治阶级也非常迷信佛教,因而此诗也有现实的讽喻意义,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自然会让人感触颇深。明史的同时感悟诗中的情感美。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高适、岑参边塞诗表现了官兵戍守边疆的豪迈;杜甫诗大多对黑暗社会的揭露。5  学习唐诗,能够让学生受到美学教

8、育,提高美学修养,培养个人气质和情操。  四、以诗歌辅德,丰富情感世界  中国文学有“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力量蕴含在古典文学中,古典文学无不体现出丰富的道德力量。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的情感,丰富感情,提升道德修养。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