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ID:31278612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1页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2页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3页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4页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高职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专职定位太粗、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实习的实际效果较差、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不高、外聘专业课教师明显不足、忽视服务意识的培养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商务;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学校的定位(类型、层次、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特征,甚至在一个学校内不同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自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众多高职院校在“以服务为宗

2、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导下,就如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上取得了共识:即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整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推行“双师”“双证”制,学生毕业即可直接上岗。  虽然这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中实施的效果则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工科类专业效果较好,经济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效果较差。笔者下面仅就商科类专业在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

3、谈自己的一己之见。7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调查不深入、不扎实,对社会岗位(岗位群)需求了解不够。一些专业定位太粗,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把握程度低;教学准备不足,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中学科本位的“三段式模式”仍居主导地位,本科“压缩型”的痕迹明显。商科学科教育体系把商务活动抽象化、复杂化,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标及职业目标还比较盲目,自我发展被动性较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学生的工作态度受外界不规范的经营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专业工作的性质及流程不够熟悉,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而导致学生大多没

4、有足够毅力在企业的基层岗位上锻炼成长为管理和策划人员。  (2)由于观念和体制的约束,学校和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思路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企业自然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于学生实习问题不够重视,实习的安排也因各种因素(如涉及商业机密学生不能在很多关键岗位上实习,个别实习单位的相关领导仅把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很少能参与营销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的影响而不能按照计划落实到位,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大多流于形式,使得实习的实际效果收效甚微。  (3)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不高的制约。在德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外,还必须有57年以上从

5、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在我国,目前活跃在高职商科类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是高校的硕士、本科毕业生,他们几乎都是学科型教育背景下成长的职教师资,大多数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没有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和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只能是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4)来自企业的外聘专业课教师明显不足。即便有一些也未充分发挥这些来自第一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专业最新工艺和技术的行家里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使得我们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实际,无法实现毕业

6、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无缝对接”,离毕业即能上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服务意识淡漠。在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商务类人才的思想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服务意识的培养,致使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服务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工作散漫,甚至孤傲自大,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对策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

7、定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探索针对岗位需要的,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这就为高职教育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1)确立“全方位适应市场需求,全过程对接就业岗位”的改革思想。进行足够的市场调查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前提。要“7以市场为导向”,就必须了解市场,即掌握市场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规格的人。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需要了解市场需求;确定人才规格,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要以第一线的要求为依据;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

8、因此,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