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8558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论假释适用的扩大与限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假释适用的扩大与限制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自实施以来广受关注,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其部分规定仍存在不合理因素,假释的修改就是问题之一,限制了假释适用的范围是有悖刑法理念的。本文基于对修正案关于假释条文的规定,浅析假释限制适用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字:假释;限制;扩大 一、《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假释修改的不合理性6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假释的规定表现在,一是将无期徒刑适用假释时的最低执行时期从10年提高到了13年;二是增加了法定不适用假释的范围,将"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有组织的暴力犯罪"3种类型的犯罪纳入;三是增加了适用条件,将对假释后对所居住的社区
2、的影响纳入假释适用的考虑范围,显然是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制,而修正案限制假释的适用存在以下不合理:第一、与假释制度的功能不符。假释是实现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曾指出假释的五大功能:1、激励功能;2、调节功能;3、回归功能;4、缓和功能;5、降低行刑成本。[1]可见假释制度的作用在监禁刑逐渐让位于教育刑的大趋势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二,与假释适用标准不符。假释制度适用的核心是犯罪分子在执行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评价是渐进式的,依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的变化,对刑罚的执行适当调整,而现在假释规定弊端非常明显:1、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当禁止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看到服不服从改
3、造没有区别,假释就无法对他们思想产生激励作用;2、不利于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这些人本身社会危险性就高,再社会化难度大,他们更需要过渡阶段。[2] 二、限制假释的影响 (一)、理论上的影响 1、限制假释与刑罚的目的相悖 刑罚的目的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阻止二次侵害,假释是对表现良好,确有悔改变现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后的奖励,犯罪分子在经历了锒铛入狱,社会谴责后,思想上肯定会有所波动,再加上监狱中的教育劳动,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较之于犯罪时有所减少,此时改变刑罚的执行方式正是罪刑法定的应有之义,限制假释的适用会使已经发生思想变化的恶犯罪分子得
4、不到应有的待遇,反映不了法律通过对行为的处罚事先思想改造的目的,使法律僵化。 2、与处罚的个别化不符 处罚的个别化历来为实证主义派所推崇,处罚的个别化之所以得以发展是因为其充分注重人是经验人而非理性人,犯罪人并不是天生的,造成犯罪的原因很多,犯罪侵犯的客体多样,因此制裁手段也不同,犯罪分子的处遇也应该有所区别,另一方面方面处罚的个别化也是保障人权的内在要求。假释通过在刑期未满时根据其表现及改造状况允许其返回社会,是处罚个别化的具体表现,若限制假释的适用,使改造程度不同的犯罪分子"共处一室",很可能造成"烟没戒掉,酒又染上"的情况,反而违背了国家设置自由刑的初衷。 (二)对实践
5、的影响6 1、犯罪分子改造难度加大,不利于其回归社会 "假释就是对行刑过程中显有成效的受刑人设定了一个作为能真正适应社会的新人的预备阶段,成为能适应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阶段或过渡期"。[3]假释限制适用,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来说,通过假释回归社会的机会下降,假释成为"镜花水月",很难使滞留狱中的犯罪分子服从改造。同时过渡阶段的缺失会增加了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影响刑罚特殊预防功能的发挥。 2、增加了行刑机关的负担,造成其效率低下 监禁者,监视禁锢,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方能实现。监狱的功能在于改造犯罪分子,而不仅仅是惩罚场所也是改造场所,要实现其惩罚职能很简单,只要将犯罪分子
6、关进去就可以了,但实现其改造功能要使监狱中的犯罪分子处于流动的状态,才能防止他们之间的交叉感染。限制适用假释,就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对已经符合假释条件额犯罪分子也不能附条件的释放,继续关押已改造好的犯罪分子只是无法律资源无意义的消耗,不仅收效甚微,还会使监狱更加捉襟见肘,人力物力无法满足改造的需要,无法监管改造那些真正的顽固型犯罪分子,使监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对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犯罪分子应当是适格的申请主体 法律规定假释的申请主体是刑罚执行机关,由它提出申请固然有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的钱权交易案件的曝光,刑罚执行机6关的威信已岌岌可危,再来当前某些
7、地区的执行人员职业素质专业知识确实不能适应其工作的要求,若仅由刑罚执行机关提请至少从现实情况来看,会对假释的适用产生影响。平等创造了司法和构成了司法,[4]假释是对犯罪分子处遇的变更,在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程序中竟然没有被决定着的参与,这是不可想象的。对犯罪分子来说他被排除在假释程序之外,其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并没有处于法律上他应当有的地位。另一方面从刑法的目的看假释充分肯定刑罚的个别预防而轻刑罚的报应和一般预防的表现,[5]犯罪分子的参与刚好契合这一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