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ID:31270085

大小:3.55 MB

页数:913页

时间:2019-01-08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1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2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3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4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上下宣化老和尚講述經前懸談◎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壹經前懸談(分三)A1.五時八教A2.七種立題A3.五重玄義A1(分二)B1.五時B2.八教今B1講經有的依照天臺教來解釋,有的依照賢首教來解釋。在天臺智者大師創立的天臺教裏邊,將如來的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以「五時」來判定如來說法的次第,以「八教」來分別所說的法門和說法的儀式。五時,第一是華嚴時,第二是阿含時,第三是方等時,第四是般若時,第五是法華涅槃時。在這五時裏邊又判出八教來,這八教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是「化法四教」;還有「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是「化

2、儀四教」;總合起來叫「八教」,這八教,是佛在五個不同的時期分別宣說的。在這五個時期,又有「五時、五味」的譬喻,來分別說明佛所教的法和所化的機。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而照平地之日光,又分出來「食時」、「禺中時」、「正中」三個時候,這叫「五時」。五時,就是「日出時、明照時、正照時、斜照時、返照時」。五味,就是「牛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這「五時五味」,是比方佛在這五個時期的教法是次第而生,所教化的機也次第淳熟;所以我們講這「五時八教」,也要知道這「五時、五味」。第一,華嚴時在佛成佛了之後,首先說了《華嚴經》,這《華嚴經》有上、中、下三本,在我們人世

3、間僅僅只有一個下本,上本、中本都在龍宮裏保存著。龍樹菩薩把人間所有的文字都學盡了,他就到龍宮裏去讀誦藏經;這個下本,就是他在龍宮背誦出來的。因為龍樹菩薩有過目不忘的這種才能,所以他到龍宮裏看《華嚴經》,看了一遍,就把這下本傳出來人世間了。那麼佛說《華嚴經》說了二十一天,在這二十一天演大華嚴的時候,只有菩薩看得見、聽得到;這個小乘的人呢、這個羅漢呢,和比丘都看不見的,也聽不見的。所謂「有眼不見盧舍那」,雖然有眼睛,可是看不見釋迦牟尼佛現的千丈盧舍那身,現這一千丈的盧舍那這麼高的法身。千丈盧舍那身,我們以為是很大的,其實也不是很大;為什麼?和阿彌陀佛比較起來,那相差太遠了!所

4、謂「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你看阿彌陀佛那個白毫——就在眉間有一個白毫相,宛轉就有五個須彌山那麼大。阿彌陀佛的眼睛就有四大海那麼大;那真是個大眼睛!一個大海我們人就不知道有多大了,這有四個大海那麼大。那麼這種偈頌是誰作出來的?這都是那些過去開悟的祖師,他們見到阿彌陀佛這個相好莊嚴,寫出來的這個偈頌。若比較起阿彌陀佛的白毫相和紺目,那還小之又小呢!所以這千丈盧舍那身,並不是很大的。可是二乘人看不見、看不見這個盧舍那身,有眼睛是有眼睛,但是看不見盧舍那佛的身。又,「有耳不聞圓頓教」,二乘的聲聞、緣覺也有耳朵,可是聽不見佛所說的這個華嚴大法。所以在這時期,釋迦牟尼佛說

5、《華嚴經》,只是教化這個大菩薩的、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教化菩薩。所以華嚴時,於化法中,正說圓教,兼說別教;於化儀中,《華嚴經》是屬於頓教,但是又兼漸教。講華嚴的時期,在「五味」來講,比喻成什麼呢?比喻「從牛出乳」,從牛的身上出牛乳一樣。因為剛從牛身上取出牛乳,它這個能量很大的,補養性很足的,所以比方華嚴時期。在「五時、五照」來講,這又好像什麼呢?「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好像那個太陽剛要出來的時候,先照高山,這高山因為它高,所以太陽就先照到這高山。這就比方什麼呢?比方佛所說的這個法就好像太陽一樣,那麼先給菩薩說法,菩薩就比方一切的高山,菩薩因為在一切眾生裏邊是最高的了,所以

6、就比方是高山,這就是第一個時候所說的是華嚴。這第一個時期所說的「華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阿含時第二的時候就說的「阿含」。「阿含」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就叫「無比法」,沒有再可以比這個法的;就是所有外道的法,都不能和這種法來比了,它高出一切的外道法。在阿含時,佛所宣說的,都是有關「經、律、論」三藏的教理,說有生滅的「因緣、四諦」法;所以阿含時是屬於「三藏教」,又叫「藏教」。在「五味」來講,阿含時期,這就像什麼呢?就像「從乳出酪」,從牛乳裏面又變出這個酪了。這個「酪」就是在牛奶裏邊提煉出來的一種東西,給小孩吃是很相當的。在「五時」來講,好像太陽出來有十幾丈高了;「

7、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現在是把山谷所有的最黑暗的地方也都照到了。山谷裏邊這個太陽剛出來照不到的地方,那麼太陽出來幾十丈高,就可以把這個幽谷也都照得見了。言其小乘人也都可以懂佛法了;最愚癡的人,也可以明白這個佛法了。第三,方等時第三就是「方等時」,「方」是四方,「等」是平等;方等時所說的經典,都是屬於方等部的。於化法中,方等時就屬於通教。怎麼叫通教呢?因為它「通前通後、通大通小」,既通前邊小乘的藏教,也通後邊大乘的別教;也就是既通到前邊的「阿含」,又通到後邊的「般若」。通教是大乘的初門,剛剛要到大乘的裏邊;這「方等」就屬於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