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798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统编教材的要求,小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下半学期,就开始正式地学习应用题了,并且要求不低,强调学生学会思考、能审题、会分析,在列式计算时还要正确地口答。低年级结合数的运算,逐步出现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并编排了“求总和”和“求剩余”两大类应用题,这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应用题及结构,初步掌握分析解题的方法。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必须有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了图文应用题的基础,就可以出现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这时可以给学生提出“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术语,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
2、的结构,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选择算法。 一、结合看图,认数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学习加减法后,让学生看图讲话。如图上画着:树上停着三只鸟,又飞来一只。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图意,老师接着问:“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4学生从图片上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只要符合逻辑,教师就要给予鼓励。这样能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发现学生讲得不对时,要及时、耐心地予以纠正。这种简单的课堂问答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能力,又使学生学会了看图说话,从而也领悟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当教20以内的加减时,可逐步过渡到半图半文的应用题,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训练学生按问题回答。如
3、:题目中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算?回答问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图文应用题的方法:“观察―读题―分析―解答”,并在分析应用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加强自编应用题的训练 自编应用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简单的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设计、口编应用题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求学生观察图形,按照图意自编应用题 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编法,如图上画的是一片草地,有两群羊,一群是5只在吃草,另一群是6只正走来。 甲:草地上有5只羊,
4、又跑来6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乙:草地上有5只羊,跑来了一些后共11只,问跑来了多少只? 丙:草地上有5只羊,又跑来了6只,原来的羊比跑来的羊少几只? 丁:草地上有一群羊,跑来了6只后共11只,这群羊原来有几只? 2.要求学生看算式自编应用题 课堂上,让学生根据算式自编应用题。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能够从周围的一切实物编起,如:书本、粉笔、足球或者各种图形。这种编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条件”和“问题”两个数学术语,通过已知条件求解问题,在以后正式学习应用题时,就比较顺畅了。 三、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题意4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最初学生识字少,独立读题有困
5、难时,可以由学生领读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叙述应用题的事理关系,对原题做出一些解释,知道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画出题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逐步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题意,为提高解题能力奠定基础。在读题时要把某一个词同某种运算方法建立起联系。如看到“一共”就用加,看到“比……少”就用减。 例如:水果店原来有香蕉25筐,后来又运来11筐香蕉,现在有多少筐香蕉?学生可以理解“又运来11筐”为“又多了11筐”,从而搞清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理解问题,就克服了只看关
6、键术语乱猜算法的毛病。 四、多解、多变,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解题正确,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一道应用题的教学已经完成。因为在列出算式之后,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水平并不完全相同。为了提高学生对该题的理解水平,除要求学生正确求得计算结果外,还要通过“多解”“多变”的形式,适当地变换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使得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 (1)甲班有男生23人,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有多少人? (2)甲班有男生23人,比女生多3人,女生有多少人? (3)甲班有女生20人,比男生少3人,男生有多少人? 以上所举题目,通过变式,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7、,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开阔学生思路,为以后复合应用题的解答打下基础。4 总之,小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思维特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帮助学生切实建立应用题的概念,认识其结构,学会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为以后分量重、类型多的中、高年级的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段家川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