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

ID:31226509

大小:12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7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_第1页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_第2页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_第3页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_第4页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意:考场作文境界的核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性。作文立意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对新材料作文这样一种“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指向,紧扣材料意蕴,选好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认识最深刻的角度确定立意。  一、立意的基本要求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一旦文意已明,文

2、思也跟着顺畅起来,有时甚至是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手。这是文章成功的基本保证。  那么,作文立意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贵在创新  作文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得见太阳。“新”15,又是发人之所未发。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

3、出来,必有新意。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势,而是敢于创新。例如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任卫大夫孔悝的家宰(总管),孔悝作乱,子路不从,因而受到戈击,帽缨被击断。为保持君子风度,子路停下来扎好帽缨,以致被对方杀死。”本段文字原本是赞扬子路的,肯定他置生死于不顾,维护了士的尊严,堪称忠于信仰的典范。但是用全面、辩证的思想来评析,可得出富有时代特色也更合乎情理的观点:应以事业为重,不必拘泥于固有的礼节,所以子路之死并不值得。  2.情意并重  思想和感情常常是同时发生的

4、。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歌颂新事物,揭露旧事物,赞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呢?情,可以使我们的意变得更加鲜明夺目,更有说服力。我们读过的许多好文章,不管它们属于哪一种体裁,也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无一不是写得情深意浓的。任何一篇文章里的“情”,其实是在立意过程中就已酝酿好了的。  二、快速立意的常用招式15  看到一道作文题后,如何尽快实现由题目到立意的跨越,缩短炼意的时间,对获得有限时间的支配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试从题目与文章关系的角度,说说如何做好这一点。  1.正题反写  题目是正向的意思,写作时可

5、采用“反过来想”的方式立意,以确定中心。比如写“人之常情”,不妨在肯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基础上,对所谓的“人之常情”中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东西(像“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遇到困难就沮丧”“对人对己采用不同的标准,庇护亲人不守法规,中庸调和不讲原则,党同伐异不讲团结”“畏强欺弱缺少道义”“自私自利不愿牺牲”“自欺欺人精神胜利”)进行解剖、批判。这样一来,容易写就新巧脱俗的佳作。  示例1:鲁人徙越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

6、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这是一道哲理思辨类作文题,题目内涵涉及“客观与主观”“外因与内因”“挑战与机遇”等要素。  首先,材料直接说的是“身怀绝技的鲁人如果来到越国(外部环境),等于丢弃自己的特长,陷自身于迷茫之中”“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可转化为命题作文“特长与环境”“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由此合理地展开联想,可确立如下立意:15  1.办企业、做生意要考虑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如此才能生财有道。  2.人应该找一个能够发挥己长的环境来工作和生活,从而经营好自己的长处。  3.要重视外部条件对自身发

7、展的影响(例如谈“成才需要土壤”“成功的种子只能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发芽”)。  4.人生需要准确定位,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有利于发挥特长的岗位、领域,做到既知“己”又知“彼”(具体可写“选文科还是选理科”“换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高考填报志愿时放弃特长,误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等)。  其次,进一步思考,该鲁国人之所以做出搬迁越国的决定,是由于他对越国不了解,没有实地考察,没有深入分析,做事脱离实际;而劝说他的人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