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

ID:31224827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_第1页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_第2页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_第3页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_第4页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培养人才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人人都应受教育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但人与人之间也逐渐会产生差距。这就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孟子倡导“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2、心,智之端也。”这四端虽然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但它们还只是善的萌芽,如果要成为“君子”,还必需经过后天的教化,使其得到扩充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地了解了弟子们的能力水平及性格特点等情况,以便对其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论语?先进》篇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生动例子:“子路问孔子:‘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的父兄还在,你应该先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一会儿冉有也来问:‘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应该马上去做。’公西华很奇怪,就大胆地去问孔子:‘冉有和子路问的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您的答复却

3、不一样呢?’孔子说:‘7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大,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求平日做事爱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孟子也很注意因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赞扬,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曾经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三)对学生充满感情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在教学中,他“诲

4、人不倦”。孔子平时在生活中和学生谈话比较随便,而且心胸宽广。此外孔子对学生的爱还集中体现在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上。孔子对自己学生教而不倦的精神,使学生们对孔子也充满感情,他们之间有着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又似父子的关系,孟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也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感情,他说:“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正是其中一乐。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成就一翻大事业,所以他说:“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任务交到某个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

5、,使他的每一行为总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经历过这些后,自己才能成为“大丈夫”。这些当然是孟子自己的人生观,但其中却饱含着对后辈的期望。  (四)学习贵刻苦7  孔子认为学习应当刻苦。在这一点上孔子自己就是榜样。《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爱读《易》,以致把串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他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要是这样,我对《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充分掌握了。”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他还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对自己做学问态度的描述,这种学习起来

6、“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不知鼓舞了多少后学之辈。他对学生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我们不能让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流走,应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还称赞弟子颜回安贫乐道,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孟子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真要有所得,一定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他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举了一个掘井半途而废的例子来教育大家,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持之以恒,还应专心致志,不然连下棋这样的小技艺都学不好。孟子说:

7、“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二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孔子和孟子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育才思想上也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的育才思想还有一些不同之处。7  首先,思想的表达方式不同。孔子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语言很简洁,往往是直接说理。而孟子则不同,在孟子的言论中故事、例子较多,充满激辩色彩。这是由于孔子和孟子所处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虽有儒、墨显学之争,但当时主要是摆观点,只要能说清楚自己的主张就行。

8、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面对“处士横议”的情况,孟子当然要分析各家的思想主张,并且研究掌握一定论辩的技巧,以便在以后的论辩中维护儒家学说。所以他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予岂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