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3783
大小:1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7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及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存在着数量短缺与质量低下两大主要问题。为从现实困境中突围,提出“全程、全员、协同、主动和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应对策略,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路径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37-03 自2004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扬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相继建立以来,它在维护高校和谐稳定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2、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由于危机干预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为此,亟须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展开新的研究与探索。那么,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构建什么样的危机干预机制以及如何实现危机干预机制就成了理论研究者必须回答的三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 在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证调研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从量与质两个维度来考察,主要存在数量短缺与质量低下两个主要问题。11 (一)危机干预机制
3、数量短缺 危机干预机制数量短缺是指目前有些高校仍未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处于缺失状态。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较晚,时间短暂,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危机干预工作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危机干预机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不平衡状况。从数量上看,我国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至今仍有少数高校尚未建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准备构建危机干预机制;二是尚未计划构建危机干预机制。就这些学校而言,它们在实践操作中往往以校园安全管理来替代危机干预机制。这些情况虽为少数,但不容忽视。总体来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仍存在数量不
4、足问题。 (二)危机干预机制质量低下 危机干预机制质量低下是指危机干预机制未达到相应水准,处于低水平状态。笔者认为,评判危机干预机制质量好差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危机干预机制健全、完善与否;二是危机干预机制实际运作效果。 1.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 在当前探索阶段,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如下:(1)缺乏全程干预机制。将危机干预直接等同于应急处置,重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而忽略危机预防、预警以及后干预机制的建设。(2)缺乏全员干预机制。将少数心理高危学生匡定为危机干预对象,而忽略多数所谓“心理正常”11学生。
5、(3)缺乏协同干预机制。将学校限定为危机干预单一主体,忽略与校外专业机构以及家庭合作干预机制的建构。(4)缺乏当事人主动干预机制。将危机干预者视为干预主导力量,忽视危机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5)缺乏立体干预机制。重视三级(学校――院系――学生)纵向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忽略与校内外各部门间的横向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危机干预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其具有封闭性、短视性和被动性等诸多弊病,品质自然无从保证。 2.危机干预机制实效差 当前,危机干预机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无效或低效现象。反思原因主要如下: (1)危机干预机制形同虚设。一些
6、高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因危机干预工作者规则意识淡薄、以权代“制”或执行不力等诸多原因,危机干预机制并没能真正运行,致使工作机制形同虚设,毫无实效可言。它们只是用来“装点门面”,以应付上级或校内相关部门督察、考核及评比的需要。 (2)危机干预联动机制缺乏。从一些高校内部来看,如学生处、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由于职权不明,界限不清,缺乏快速、灵活的危机干预反应机制。另外,一些高校与校外专业机构以及家庭合作沟通比较松散,缺乏紧密配合、有效互动。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导致危机干预机制效能低下的根源之一。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
7、对策略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何从现实困境中突围?就尚未建立危机干预机制的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将其提上学校议事日程,尽快着手建立,从而实现危机干预机制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11 对已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但质量低下的学校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认识、把握和遵循危机干预工作规律,科学设计危机干预机制,并接受实践检验、纠正,在实践中健全、完善,不断提升危机干预机制品质。相比之下,这一任务更为艰巨复杂。针对目前情况,笔者就高校应构建什么样的危机干预机制提出如下策略: (一)策略一:构建全程
8、的危机干预机制 传统危机干预理论认为,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1]它强调短期性和对当下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