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

ID:31211282

大小:12.8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7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1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导入新诗2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3朗读指导4品评赏析CONTENTS目录5布置作业1导入新诗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2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

2、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陈子昂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

3、将陈子昂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写作背景3朗读指导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

4、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4品评赏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应该是指哪一类人呢?2.读完了这首短诗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应该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这里体现了陈子昂渴望明君的思想。因为人生短暂,所以我们应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表现了诗人寂寞无聊的情绪。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因此而产生的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4.如何理

5、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诗?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表现了主人公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都无与我相知的人。5.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请加以分析。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5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结合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

6、的写作背景,融入诗人的处境感受,模仿张晓风《不朽的失眠》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文题自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