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

ID:31194650

大小:70.6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7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_第1页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_第2页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_第3页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_第4页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word版下载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环境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为了考察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增加了东部和中部

2、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减少了酋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有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因此对于中四部地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阻止国外污染企业的转移,同时要加快贸易结构调整,逐步降低污染行业的贸易比重,大力推动清洁型、环保型行业的发展,从而降低对外贸易对中西部地区的负面影响,并扩大其积极影响,使对外贸易的正面影响不仅局限于东部地区,也可以惠及中西部地区。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污染;区域差异;而板数据A文章编号1002-2104(2010)12-0159

3、-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32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出口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742.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年均增长23.80%,进岀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40.08%增加到2008年的59.41%,外商直接投资也rtl2000年的407.1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23.95亿美元(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并经过计算得到)。与此同时,我国也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理由,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其他

4、环境理由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那么对外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产生和加重环境污染便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试图利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不同影响,以期寻找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抑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政策变量。1文献回顾目前,国际学术界对自市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自由贸易所引起的环境后果都是有害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将直接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自由贸易在短期内的环境效应是有害的

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贸易将对环境产生长期的有益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考察三种效应来把握,即:规模效应,表示经济活动规模发生的转变;结构效应,表示生产产品(或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效应,代表生产技术的转变。一般来说,规模效应会加重环境恶化,但当生产结构的变化从“肮脏物品”向“清洁物品”转换或考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时,自由贸易反而会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Grossman和Krueger[1]的研究发现,当收入达到某个水平以后,上述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总和将会超过规模效应,因此自由贸易在长期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有帮助的。按照这种观点,一国的收入越高(这被认为是自由贸

6、易的结果),那么环境损失也就越低。Lopez[2]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他认为自由贸易的影响取决于生产过程中传统生产要素与污染的替代弹性,以及当偏好完全不同时收入的效用曲线的相对弯曲程度。这方面的经验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3]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内有关国家跨部门空气质量的考察,得到了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倒U型关系。1992年Lucas等[4]发现,1960-1988年发展中国家的污染排放量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扩张迅速,而当其中的一些国家达到了较高的收入水平后,污染物排放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此现象的解释是,由于制

7、造业在这些国家GDP构成中所占份额的下降,而并非是由于这些国家采用了更为清洁的生产技术。Birdsall和Wheeler[5]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的研究则发现一国的开放程度(以该国的贸易制度和外国投资来衡量)与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系密切。在贸易自由化(如取消对新技术进口和外资进入的限制等)的前提下,工业化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将被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于是经济越开放的国家,在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也就越快。Antweiler等[6]也研究了一国贸易开放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有益于环境保护,一国的贸易限制越少,环境污染也就越少。Dean[7]通过建立

8、一个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