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

ID:3118225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问题设计初探  摘要:自读自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自读自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自读自悟教学的背景进行简单描述,重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读自悟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84-01  自读自悟,是指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索、积极获取、大胆创新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自我愿望,

2、自我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鼓励、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很有必要。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一言以蔽之:“讲”风日盛,“读”风日衰。其突出表现是课堂上教师热衷于对教材的“讲”。首先,是讲的过多。一堂课40分钟,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讲解,分析,演绎,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生平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次是讲的过细。一篇完整的课文,往往被肢解成若干部分,从头到尾,由内容到形式,再依次分解开去,直到认为达到“讲深讲透”的程度。其三是讲的过滥、过偏。把一篇篇激情洋溢、

3、神完气足的范文佳作“剖析”得支离破碎,却很少花费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自己去体会文章的连珠妙语和“4深情厚意”。  一、自读自悟教学背景  早在70年代末,叶圣陶先生也对这种教师主讲的做法表示过质疑,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里说:“教法也有所变更,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

4、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可见当时先生未对这个问题进行深人的探讨,加之后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的影响,许多教师把“讲深”、“讲透”、“讲细”奉为法宝,讲解之风越演越盛。首先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得出自己的体悟。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只要在“精要”之处适当点拨一下即可。对一篇文章的教学,教师不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感受。  二、自读自悟中的几种问

5、题设计  1、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科学的质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可以反馈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把“读”4置于第一环节,十分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困惑处质疑求解,逐步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习惯。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尾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后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一石激起千层

6、浪,学生浏览课文后,便提出了如下问题:(1)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上加了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2)两个“鸟的天堂”意思一样吗?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个句子联系课题、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读中学会独立质疑的,这与教师的引导又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运用上发问;从课文表现中心上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发问?一给学生指明质疑的方向,让学生学会质疑。  2、鼓励学生在读中释疑  古人说:“学贵有疑”4。有疑不解无疑

7、是吃饭而不消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时,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对原有疑问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鸟的天堂》一课结尾处学生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从学生的质疑来看,他们对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通过体会两次去时看到的不同景物以及不同的心情,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解决

8、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对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不同方式的及时鼓励,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求未知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中,学生自主探索,发展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无师自通的本领。公务员之家  3、重视学生在读后积累  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要提倡多读多背,才能丰富语言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的品悟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