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

ID:3118157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_第1页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_第2页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_第3页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_第4页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导引教学法的构建  摘要“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的兴趣,并做到两个根本性的大转变:1.由老师提问题转化为学生大胆质疑并创造问题。2.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提问题)。  关键词问题导引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07-02  一、问题的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重大课题,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应该从课堂教学着手,改变传统

2、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主体。福建省高考实行“3+x”考试模式,强调重视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由过去偏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向考查学生能力的高低,重视学科的整体性和学以致用,强调要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并要求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大势所趋,素质教育之根本,那么如何优化课堂设计?下面主要阐述一种教学模式――“问题导引教学法”。  二、基本涵义5  所谓“问题导引教学法”是将课堂分为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即设问导疑、点拨导思、发散导创、巩固训练、学后反思。是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索,勇于发现”为线索的一种探

3、索性和研究性的课题类型,并能做到两个根本性的大转变:1.由老师提问题转化为学生大胆质疑并创造问题。2.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提问题)。从而使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发挥学生内在潜能,丰富情感交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自然融为一体。  三、理论依据  1.“问题解决”理论  “问题解决”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的

4、兴趣。  2.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认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1)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想。(2)解放学生的眼睛,使学生能看。(3)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能干。(4)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能说。(5)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学问。(6)解放学生的时间,给学生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  3.布纳“引导发现”理论5  美国心理学家布纳提出:在老师精心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发现新知识的奥秘。这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认为在事物变化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

5、件。  四、教学程序  1.操作环节及目标和培养思维方式  2.实施过程  (1)设问导疑,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性,激发思维  教师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自己提出问题,并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生活动,发挥其主体的作用。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谷锥问题]:有一堆谷物呈圆锥形,量得底面弧长为2.8m,母线长为2.2m,问这堆谷物重为多少?(谷的比重为720kg/m)。通过谷堆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与物理的重量问题联系起来,知道解决谷锥问题关

6、键是求锥体的体积,那么如何求谷锥的体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必然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  (2)点拨导思,探究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5是培养思维能力最中心的环节,教师创设思考题力求做到深谋远虑,心中有数,要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摔倒,特别容易使学生产生负迁移的知识问题更不能忽视,只有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大胆地碰,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讲授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的体积相等时,为了充分巩固定理,教者可以设置这样的思考题:  正方体ABCD―EFGH中,有两个动点M、N分别在CD、EF线段上移动时,问三棱锥M―NGH的体积有何变化?(可

7、用自制课件演示)若要解决此类问题,在有相当部分同学空间想象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两个动点体积变化问题就比较棘手,观察不出来,这时教师可点拨让学生思考:M在CD上移动时,M到面EFGH的距离有何变化?N在GH上移动时,三角形NGH的面积有何变化?这时候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并很快能解决体积变化问题,通过导引,请学生自己改变条件使得三棱锥M―NGH的体积为常数,有很多同学会产生质疑,并创造问题:若M在面ABCD上移动,体积有何变化?通过点拨导思,探究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