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

ID:3117799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_第1页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_第2页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_第3页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_第4页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民工去城市打工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他们往往是过了新年就出来打工,一走就是一年,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没办法解决。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关乎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以及文化教育的普及,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入学难;解决策略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和平安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想建设和谐社会,对于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问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2、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办法解决,再苦不能苦教育,不能让国家的花朵没有绽放就要凋零。  一、剖析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原因5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农民工一般是过了年就去外面打工,一般一去就是一年,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本身就是有限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更是跟不上了,孩子一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过,到了上学的年纪,很多问题就会相继而来,父母都想让孩子陪在自己身边,但是去城里上学要面临户口问题,还会有户籍问题等,而且在城里的开销也是很大的,甚至有的孩子到了城里上学还会面临攀比问题。如果把孩子留在乡下让年迈的父母照顾,那孩子的教育可能就会跟不上,直接

3、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已经年迈的父母本身受过的教育就是有限的,而且如果隔辈教育,孩子的叛逆性和思想更加没办法及时沟通。所以,这是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都很难权衡的问题。  根据200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农民工子女中达到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人数就已经有997.1万人,通过数字,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感觉了,也应该能理解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难处。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合理设置小学和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上学。”另外,限制上学的还有就是户籍限制,根据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规定,我国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日常生活中城市户口、

4、农村户口、本地户口、外地户口对于一个人的就业、福利待遇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即没有本地户口的农民工子女就没办法享受到与当地学生一样的义务教育待遇,一般如果去另一个地方上学,都  需要缴纳借读费。  首先,谈谈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3次改革,从1985年开始的3次改革依次为:第一次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二次的“以国务院为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再到现在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其中包含的义务教育的费用都是由各级政府负责,对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经费则是由当地县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划拨的,所以,学生受教育的地方有着局

5、限性。而没有父母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5  其次,如果农民工想要陪伴孩子,让孩子去城市上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进入公立学校关卡重重,国家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而对于各教育厅公布的对接受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的落实却面临各种问题,而且公立学校进去就已经很难  了,办理入学手续的费用对于工资单薄的农民工来说也是份不少的支出。对于一些私立学校,学费支出更是多得让农民工汗颜。所以,要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建议  在教育领域,农民工子女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其先天的弱势地位是自然存在的事实。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去调整这种

6、城乡之间的差距,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对于出身,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在这样一个平等的社会里是不应存在的观念。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积极地想办法去改变这种差异,尽可能在政策还有生活中去协调这种关系。  我们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改变现状,让  孩子都有学可上,这样,随着孩子们文化的提高,我国的现状才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对于“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投入体制,着力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我们还可以采取“省级统筹,责任分担”的模式。因为农民工子女大部分是跟随自己父母跨省跨地区来到不同的地区,所以要解决他们的问题,5  绝不是一个地方的责任,需要

7、各个地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推动实施,对于农民工子女流动量大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来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双方政府责任分担,以保障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另外,对于限制学生入学的户籍制度,学生上学没有学籍就没办法升学,不可避免地老要换学校,或要疏通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使户籍和学籍相脱离,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受到户籍的拖累转学困难,如果可以统一学籍信息,  推进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这样,学生去哪个城市上学都是可以的,当然,每个制度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灵活地转变。  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