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ID:31173959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_第1页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_第2页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_第3页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_第4页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践行新课标以来,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有目的地布置学生课前先学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  然而走进当下的课堂,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教师“主导”下的“被学习”“被思考”“被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所谓的“学生的主体性”仍有虚假成分。为改变这种情况,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巧妙激趣,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如何培

2、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这个特点,在课前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搞好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的《石头书》,我先用“石头怎么也能做书”来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然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石头书”的秘密,最后激发学生联系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想一想“石头书”上告诉人们什么内容。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的《三袋麦子》时笔者发问:“三袋麦子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从而激起学生探求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8赛读激趣,促进学

3、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时仅读了一遍或者两遍就觉得满足了,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为此,笔者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我们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要反复地阅读课文,到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时,笔者宣布师生比赛阅读:“同学们,老师在教每篇课文之前,最少要把课文读上五遍,才敢站在讲台上给你们上课。同学们,你们打算读几遍课文,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下一节课,老师跟你们比赛读课文,好不好?”学生一听,老师居然要读五遍,他们就更应该多多地读才行啊!于是,不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投入课前预习中去。等到下一节课,我就真和学生比赛,结果,他们与老师赛上了,学生读书的兴致更浓了。  3

4、.介绍作者,增强学生自学的动力。通过介绍作者轶闻趣事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催促学生更积极地阅读他们的作品,如先介绍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徐秀娟的生平事迹,再教《灰椋鸟》一文。还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前就让他们比较人物的特点,如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林冲、洪教头等人的为人做派。学生热情高涨,把林冲武艺高强、为人谦让和洪教头本事平平却高傲无礼的特点分析得头头是道。  二、设问引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离不开教师的引领。针对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是组织学生展

5、开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并解决基本问题,进而探索出更多的新问题。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8  1.巧问引学。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时要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生命的林子》一文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教师先由电视剧《西游记》入手,进行课前对话,向学生简介玄奘,引入课题。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接着问学生:“玄奘一开始要离开法门寺,为什么后来又要留下来呢?”这样,学生迫切想得到答案,思维之弦绷得很紧,便积极地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6、。经过这样的探索找到答案,理解、记忆就很深刻。  2.动情引导。通过教师的感情渲染也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的引导者。面对一篇优美的作品我们老师应设置准确、生动的语言情景,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如在引导学生预习《船长》一文时,教师可以用语言导入:“哈尔威船长在灾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每一位乘客和船员,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就在救援工作接近尾声时,轮船沉没了……”此时,学生再学习课文,情绪会更紧张。学生亲身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伟大人格,从而领会人性美、欣赏人性美。教师一旦将感情融入教学中,就能使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文学魅力。  

7、三、质疑启思,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质疑,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教会学生思考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1.8以课文为突破口来设疑,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化。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应正确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设疑应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其有所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疑点不断地去探幽寻微,增强思维的深广度。那么怎样设疑呢?  首先,可从课文的特点入手,提出问题,打开思考的闸门。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