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076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谈谈初中数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初中数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摘要】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情境”可以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真实数学。在不同类型的情境创设中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情境创设的途径不外乎对教科书中情境的创造性使用和对现实生活的挖掘。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生活事例,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实际生活“数学化”的过程。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力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学习。那么,数
2、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和途径如何呢? 1.情境创设的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比较良好的情感体验,因而这样的背景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当然,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素材,这样的问题背景同样应该引发学生对于某个数学知识的学习,或者说应该指向某个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因而这样的问题情景应该具有一定的数学一致性。因此,现实性、趣味性和数学一致性应该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4 事实上,问题情境的数学一致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也是现代课程理论的
3、要求。现代课程理论有三大流派: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要求教学内容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做到学习内容的数学性;儿童中心论要求学习内容符合儿童的认知实际,从而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中心论认为,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科学习的有用性。 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2.1动画式问题情境创设。 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
4、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用多媒体演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让学生猜测一下它的塔基可能的形状?这样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2生活式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
5、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3在实训中创设思维情境。 创设课堂练习的思维情境,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4,创设思维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浅后较深。 2.4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为学生
6、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感觉,真正学会“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时候,有这样一题:“8人分别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距离火车停止检票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这8人都能赶上火车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
7、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相互交流,只要符合实际,就给予鼓励。 2.5阶梯性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 总之,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
8、思维的有效手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虽然情境理论在某些方面比认知理论更为合理,但由于情境理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某些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与证实。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