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020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思想品德课如何面对新课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如何面对新课改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思想品德课也要顺势而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方面:正确理解课程意图,把握主动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确立新理念,迎接挑战。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学习方式;新理念 19世纪80年代,一位犹太少年,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一有时间,他就去练琴。可是连父母都觉得他拉的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真话伤了他的自尊心。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你先给我拉段听听。”少年拉了几曲,简直漏洞百出。一曲终了,琴师问:“你为什么喜
2、欢拉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家。”琴师又问:“你快乐吗?”少年说:“我非常快乐!”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人呢?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老琴师的话意味深长。少年终于明白过来,琴师教给他的哲理:快乐胜过黄金,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成功,但却让人真实受用。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梦想。这位少年就是日后以相对论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一生仍
3、然喜欢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能自得其乐。 由“爱因斯坦小提琴”的故事,使我想到了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新理念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过去那种以“目标―策略―评价”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模式。作为一线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验: 一、正确理解课程意图,在课改中占据主动地位 从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目的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两个过程的融
4、合。所谓个体的社会化,就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社会个体化就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素质,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从课程内容看,它主要来源于人类浩如烟海的社会文化知识。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此三要素是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共同要求,成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 这次课程改革,首先把这门学科由过去的单一学科课程变成了一个立体的课程群。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只把思想教育当成课程,而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被排除在课
5、程之外。这样,很多思想教育活动在学校没有法定的地位,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严重妨碍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思想品德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道德品质的培育过程。 传统教材观过分突出教材的作用,认为“教科书及教材”。而新课程的“大教材观”则要求把教科书从“师生共同面对的对象”这一中心地位,转向“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选择的学习资源之一”4。广大教师要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探索教科书中的诸多问题,以课程内容为依据,把教科书作为资源加以创造性的利用。 由此可见,只有明确了新课程的设置意图,才能认清学科教学的意义、根
6、本任务和实施途径,从而保证自己在此轮课改中,既能理论联系实际抓好课堂教学,又能发挥该学科在培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组织思想教育活动中走入形式的误区。 二、准确把握现代“学生观”,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品德课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品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 教师在提倡学生主体性时,当然不
7、能只讲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其作为社会个体的客体性,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中要力求保持学生主客体的完美统一。 新课程固然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学生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教师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接受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实际学习内容去设计教学流程,切忌不顾学习内容的而盲目叫学生去“合作、探究”,甚至要求学生去发现那些超越他们认知能力的新知、新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并积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避免在
8、课改中走向极端、误入歧途。4 三、确立崭新教育理念,应对课改挑战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所教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充分运用教育评价的导向和促进功能,以“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为突破口,以多元智能与人格的发展为宗旨,及时给予学生“热情的赞扬、真诚的希望、委婉的批评和善意的指导”,从而促进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