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981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试用复义理论解读《锦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用复义理论解读《锦瑟》 内容摘要:对于《锦瑟》的阐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总能不断发现它的新意。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朦胧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吸引着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该诗的多义性与燕卜逊提出的复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用复义理论对此诗的多角度层层剖析,进一步探究该诗所具有的独特的哀感顽艳和深情绵邈的意境,体会心灵的旅行。 关键词:复义《锦瑟》模糊 英美新批评理论家非常重视文学语言,“复义理论”是其代表观点,在这方面燕卜逊[1]的研究尤为突出。燕卜逊通过大量
2、研究以及例证发现,“含混”成了诗歌最重要的语言技巧之一,显示出诗歌语言极大的张力。复义本身“可以意味着你的意思不确定,意味着有意说好几种意思,意味着能指二者之一或二者皆指,意味着一次陈述有多种意义。”[2] “复义”运用的代表作,当属李商隐的无题诗《锦瑟》。它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难解的一首诗,诗人元好问就曾感慨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说:“一首《锦瑟》解人难。”该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厚,读者总能从这首诗中获得自己的心灵体验,站在不同的角度来
3、看待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当代学者刘学铠先生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融通众解,不废单解”4的诗学主张,将诗的内涵从象征性的境界或结构进行了虚化,解诗者不应该再将蕴藉丰富的境界具体化。这种主张与复义理论相辅相成,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因此,采用英美新批评的方法,以语言的复义性和朦胧性为切入点来解读此诗也许别有一番境界,可以多角度地满足读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一.语境的模糊性 语境是人们利用语言环境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锦瑟》中没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全都是背景的叙述或情景的描写,使我们不能在脑
4、海中描绘出具体可感的画面。通读全诗,似乎有一种迷茫、失落的悲戚的情结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正像我们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问及这种情愫的具体所指时,我们便陷入了“当时只道是惘然”的境界,而标题的无题更是增添了整个诗歌的“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虚幻色彩。[3] 从全诗看,这种模糊性更是明显:“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弦一柱”何以“思华年”,为什么要用“一弦一柱”来勾起作者的回忆。“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无端”该怎样去看待?“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是哪种情感,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悲哀之情?这一系
5、列的问号,牵引着我们的思绪,但又因缺乏具体的语义而不能明确定位,呈现出复义的效果。[4]作家王蒙指出:“情种从锦瑟中感受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想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家的合成效果。”语境不同,给予读者的感受亦不相同。 二.语词的模糊性4 文学中的创造思维是模糊的,因此形象思维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也要借助语词的多义性。诗的复义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作家、读者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尽相同。 1.表名、动、形等实词的含混 “锦瑟”是一种古乐器,诗人兼以自况,体兼
6、比兴,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幽怨而美丽的境界中去。五十弦的锦瑟是个象喻,但并未交代喻体,诗人跨过这个本体说锦瑟使他“思年华”,引起了他的追忆和情思。丢掉了本体,而直接有喻象跨越到情思,这就造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朦胧之感,有人讲锦瑟五十弦是自伤身世和年华,比喻自己“无端”到了五十岁;有人说,古来用琴瑟和谐比喻夫妇,瑟本二十五弦,现在成了五十弦,说明弦断了,断弦比喻妻子死了。我们知道五十弦是乐器中极其悲苦的,它独特的音调以及繁复的音节与哀怨、美好的情感相联系,承载着浓浓的愁绪。[5]但“五十弦”不是我们关注的中
7、心,而是能体会到:在这种美好而悲凉的氛围中,往事历历在目,内心有着无法打开的千千结,情绪万千。 2.数词的含混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与“一”构成强烈的对比,内容上的相反构成错落有致的美,但我们不能死扣数字,应该意识到这种对比的作用是为了“制造气氛”,借此来表达往事的沉重感和思绪的烦乱。通过“一弦一柱”来衬托“五十弦”的纷繁复杂,同时也隐喻了悲哀的深切,情感强大的穿透力。所以在接受的过程中,将“五十”理解为“纷繁且多”,将“一”理解为“每”,变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正体现了语词的模
8、糊性。[6]另外“4首联中重言的使用,构成一种映照连环的音乐美,这种重言复沓,造成阅读心理上的期待与回应,如深谷回音那样,相同的字或词间隔出现,既加强了印象,年第8期。 [15]吴言生《李商隐诗歌的佛学意趣》,《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16]吴振华著《李商隐诗歌艺术研究》,第84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同上,第79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