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

ID:31152008

大小:48.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_第1页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_第2页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_第3页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公路网整改意见为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各县(市、区)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网布局规划框架下,重新审视农村公路的功能定位、规模结构、路网布局,对农村公路网做相应调整。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的重要性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基础先导作用。及时开展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工作,既是适应新形势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公路网持续、健康、协调

2、发展的现实需要。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实。二、合理把握农村公路的功能定位按照省交通运输厅部署,我县农村公路网将进行新一轮规划、建设和管理。主要有县道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乡镇、重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等重要交通节点的主要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主要公路。乡道指为乡镇内部经济服务,主要连接乡镇和建制村之间、有条件的建制村之间的主要公路。村道指为建制村内部的生产、生活服务,主要连接建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公路,并满足农村最基本的

3、出行要求。三、农村公路网规划原则第4页共4页(1)注重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旅游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2)根据地区、地形、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条件合理规划。加强路网连通,提升便捷性,满足交通需求增长的需要。(3)以《省农村公路数据库》为基础,开展具体路线、功能布局规划工作。其中,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镇镇有干线”目标要求,对未通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乡镇,其主要进出公路,应按照“一乡一路”原则优先规划为县道。(4)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尽量节约土地资源。新增规划路线要注重沿线各方发展的共同需求,既要注重对既

4、有路线的优化和调整,又要注重新规划路线与既有路线的衔接,改善农村路网连通状况。(5)县道、乡道、村道的规模结构应形成从小到大的金字塔型结构。根据对未来全县公路网总规模的预计,本次县道、乡道、村道的规划里程占总路网的合理比重,应分别控制在县道10-15%,乡道20-30%,村道55-40%。合理确定各层次农村路网布局。四、规划期限规划基年为年,规划目标年为2030年,主要特征年为XX年和2020年。五、规划目标第4页共4页构建路线功能明确、规模配置合理、方案经济可行、适应并适应超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村公路网络。在

5、“镇镇有干线”基础上,实现村村通乡道、较大自然村通村道,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升。(1)县道规划县道规划应以乡镇为主要节点,以县城为中心,在国省道规划基础上,通过合理连接,使相邻县城之间、县城与所辖乡镇之间以及相邻乡镇之间基本实现便捷连通。同时,注重与辖区内重要商品生产集散地、港区、高速公路互通、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国省道未通达的其他重点旅游节点(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等)的连通,提升县道的网络化水平。县道规划技术标准不低于三级公路。(2)乡道规划乡

6、道规划应以建制村为节点,以乡镇为中心,在上一级规划路网基础上,通过合理连接,在乡镇与所辖建制村之间、有条件的建制村与建制村之间构建便捷联系的乡道网。同时,注重与县级旅游景区(点)的连通。乡道规划技术标准不低于四级公路。(3)村道规划村道规划原则上应以自然村为节点,从满足农村最基本的出行要求出发,通过合理连接,推进农村路网向有条件的较大自然村延伸,逐步构建以自然村为服务主体的村道体系。村道规划技术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四级公路。第4页共4页六、有关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具体规划编制工作将

7、按照“科学规划、完善路网、市县负责、省级统筹”的要求开展。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工作顺利完成。(2)依法依规报批根据《公路法》及《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规定,做好县道、乡道、村道的具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并征求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征求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县级人民政

8、府批准,并报省、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村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征求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村道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