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ID:3115165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异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写作;套板反应;异向  思维;合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  09―0054―01  “文章最忌百家衣”。因此,古人十分强调“意取尖新”、“意忌庸、陋、袭”,所谓“庸、陋、袭”,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主题平乏与肤浅。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这是习惯性思维的惰性所致:人们“习惯老是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一般人最容易为流俗观点和自己的先入之见所蔽,这

2、是主题创新的最大障碍。  主题要创新,就得打破陈旧的思路套式,大胆运用异向思维。  我们知道,同向思维是指沿着已有事实和结论相同的思路去思考,逆向思维则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去考虑,敢于说“不”。在许多情况下,事实和结论并非正反两个方面,因此,思维也不应只限这两个互逆的方面,而应伸向各个不同的方面,更宽阔而也更活跃的是异向思维。异向思维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探求本质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进行思考。“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风景不同,同样的道理,思维方式不同结论也就

3、不同。培养异向思维,就要学习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突破藩篱,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拘泥于常识,善于求“异”。  如果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变换一下思维的某个要素,即可产生新的思路,使文章富有新意。写作立意,不要总是步人后尘,而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从超乎常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于世人之外别出眼目,才能吸引读者眼球。写作领域有许多熟悉的题材,其中一部分题材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题定势,但主题定势并不意味着只能重复立意,没有新意可挖。运用异向思维,于他人写过之处照样可以扩展出他人未发之意。应以灵活性作为基

4、础,应有深度和新颖性,要克服人们的“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去洞察事物,导致新的发现,引发新的观点。现举要如下:  1.东施效颦无可厚非:不要扼杀对美的追求,东施效颦是丑则思变,是对美的执着的追求,刻意的进取,这种诚恳的态度和积极的精神本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东施,因为那一皱眉头,千载至今备受冷嘲热讽,这怎能不教人心寒?在世俗者眼中,美者可以喜,可以颦,可以尽力赶时髦,也可以保持古典式的娇羞和雅致。只要貌美,不论行、卧、坐、站,还是喜、颦、嗔、怒,总会有人叫好。而丑者则笑也不是、颦也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动

5、辄得咎,无所适从,左右为难,里外难做人。  2.愚公何必要移山:愚公是愚蠢而勤快人的代表,是愚蠢与落伍的代名词,做法不知变通,头脑冥顽不灵,手段不伦不类,不仅害了自己,甚至搭进了子孙,到头来只能博得“持之以恒”4的美名,却成不了大事,太行、王屋之迁移毕竟归结为神话。此观点可用拿破仑的话加以印证。“世界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愚蠢而勤快人不可用。”结论是,莫做愚蠢而勤快的人。  3.好马要吃回头草:人生过程是逐步完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允许人们有错漏,

6、错漏很多是可以弥补或必须弥补的。那些高傲地扬着头,对过去的失败不屑一顾的人,他们恐怕还是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同样的跟斗的。放下虚荣的架子,经常来吃一吃“回头草”的人,他们在前面的人生道理上就会避免更多的错误,减少缺憾的出现,人生要完美,必须得提倡吃“回头草”。  其实,某些常见的道理并不符合实际,但往往被当作正确的东西长期相传,而对那些事理的正确认识却沉淀到了底层。把它们钓钩出来,作为文章的主题,能使人耳目一新。  当然,“异”不只是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支撑它的是作者的才、胆、学、识。同时,“异”应当建立在尊重客观生活的基础上,主题

7、必须新而妥,奇而正。也就是说,要在“合道”的前提下求“异”。立意应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我们提倡立意的新颖,而新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立意的正确与否,往往与思想认识及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由果到因、由后到前思考,才能达到深化和思维的灵活。离开实际的异向立意是空中楼阁,是胡言乱语。异向立意不仅是艺术,也应讲究科学,切莫随意“求异”。  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作结:只有运用异向思维立出新意,“4你的文章才是真正‘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编辑:刘於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