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

ID:31149737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_第1页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_第2页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  内容摘要:意境意识在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从抓住意象、联想想像、分析字句、朗读背诵四个方面介绍了把握诗词意境的方法,意在帮助教学者树立意境意识,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意境意识  意境,是文艺作品特别是诗词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我国的诗、词、曲等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对于意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下过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也就是说,所谓的意境,就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2、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境的创造在诗词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清朝学者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在这里,他把意境推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既然诗词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诗词时,必须树立强烈的意境意识,并且应以欣赏诗词意境为突破口和终极目标,这样才能抓住诗词教学的本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品味感受,进入作品意境,与作者取得共鸣,从而有所感悟,有所熏陶,进而把握住诗词的主题和作者的

3、思想感情,最终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3  一.通过抓住意象,来把握意境。意象,是一种积淀着深厚民族文化内涵或个人感情的物象。抓住作品的意象,对于领悟作者创造的意境,深究作品的内在意蕴和艺术表现,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习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只要我们抓住“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柳”这一意象有“留恋”“思念”“分离'的意思,就会知道这是一首包含离愁别绪的怀乡之作。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叠加意象,就很容易理解那个具有落寞、寂寥、怀乡等复杂情感的天涯孤旅者形象。  在古典诗词中,积淀了我们民族深厚感情内涵的

4、意象是不胜枚举的。如“月”经常引发我们“花好月圆”的喜悦或“月圆人不圆”“月残人亦残”的惋叹。其他常见的还有隐喻夫妻和谐美满的并蒂莲、比翼鸟、连理枝;和悲哀相关的猿鸣;和悲哀、思归相关的杜鹃啼;和游子紧密相连的浮云、孤萍、蓬草;和离别、女子相关的梅、柳、草等等。我们从作者所创造的意象入手,就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诗词的意境。  二.通过联想想像,来把握意境。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诗词。联想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过程,靠的是记忆;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靠的是创造。诗词要求用高度凝练、含蓄的语言来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

5、活,所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作家在创作意境时,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同样,我们在欣赏诗词的时候,也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抓住饱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根据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语句,结合诗词的画面和气氛,调动生活积累,去理解感受“此时”“3此景”中“此人”的“此情”,通过想象,再造形象。这样,就会把握诗词的形象,进入诗词的意境。  三.通过分析字句,来把握意境。对于有些诗词作品的意境,学生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不好理解,这时,老师可以告诉他们从局部入手,通过分析作品的字和句,进而理解全篇。古人在写诗作词的时候非常讲求“炼字”。古典

6、诗词要用极少的文字,在极少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练,讲究“一字传神”。所谓的“诗眼”“词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词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它在凸现形象、传情达意和营造意境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诗眼、词眼,一般是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它最能激起我们的直观想像,因此,我们应对其加以赏析。例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瞑》,应该注意分析“空山新雨后”中的形容词“空”字,理解了它不仅有空荡、山空的意思,还有空寂、静谧、空幽的意思,就理解了全诗的意境。  四.通过朗读背诵,来把握意境。熟读诗词、背诵诗词,这是对诗词进行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打开体

7、味诗词意境大门的钥匙。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当然也就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秀丽明净,高适的豪雄奔放,李清照的清丽含蓄,苏轼的气势雄浑等等。这些都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理解和体会得到。另外,不同的诗词诵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也不例外。  (于梅,教师,现居山东莱西)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