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

ID:31142129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_第1页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_第2页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_第3页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_第4页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_第5页
资源描述:

《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扶起老人,扶起中心的道德标杆  【素材呈现】2013年6月15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南花园小区内3个小朋友在楼下玩耍,扶起一位摔倒老人后,却没想到遭遇一场被索赔的持久风波。小朋友一方家长表示,3个孩子当时看见一老太太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老太太起身后却说是3个孩子打闹将自己撞倒的,随后和儿子一起上门,要求孩子家长赔偿医药费。“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反被诬陷索赔”事件引起社会热议。警方调查后称老太太系自己摔倒,给予了老太太及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社会一片叫好。  立意一:为“童真无邪、热情救助”的心喝彩  运用点拨:援引事例,以排比段的形式直抒胸臆,倡导全社会为良善之心喝彩,

2、勇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四川达州三个孩子救助老人反被诬陷讹诈”事件终于在司法机关“给予当事人母子行政拘留并罚款处罚”的公正判处下落下帷幕。虽然“以老讹少,德不着道”的行为让我们有些遗憾,但我们在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的同时,不能不为他们童真无邪、热情救助的心喝彩!6  家长应该为孩子们喝彩!只有良善的家庭环境才会孕育出品行兼优的孩子。家长正确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嘉言懿行的保障,它无关家庭的富裕、居室的豪华,关键是身居其间的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这样的家庭才会带给孩子健康快乐,培育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质,让孩子充满正能量。孩子的热心救助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勉励,对孩子

3、向真、向善、向美是莫大的鼓舞,它可以让孩子相信自我,敢于面对一切丑恶行为。这是家长应做到的!  师长应该为孩子们鼓掌!学校教育以德为先,时时处处都在为孩子营造德育氛围,树立德育典范,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老师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日复一日付出,一点一滴教诲。孩子们耳闻目染,总以老师为榜样,言行举止无不深受影响。疏导孩子们因热情救助而遭受诬陷讹诈造成的心理创伤,引领孩子们知真、知善、知美、知行,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职责,更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全社会都应该为孩子们叫好!孩子们自觉自愿及时出手救助老人,展现的是他们纯真无邪、善良美好、爱老敬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和人格操守。

4、这正是我们社会所欠缺和需要的!积极倡导和正面宣传孩子们热情救助的善举,保护好孩子们难能可贵的热心、爱心,是我们共同的呼声!我们需要更多像孩子们一样的热心和真、善、美之心来让冷漠的社会回春转暖!  莫让孩子们过早看到丑陋、尝试阴险、体验屈辱,莫让孩子们白纸般的心灵受到无辜伤害,莫让“诬陷讹诈”冷却了“热情救助”的良善之心。为孩子们喝彩吧,以此抚慰他们行善之后受伤的心,以此赞赏他们用天真无邪扶起了众多人摔倒在地的“良善之心”,以此赞赏他们扶起老人的同时也扶起了摔倒在人们心中已久的“道德标杆”!  立意二:受助者应当多一份感恩,少一份算计  运用点拨:援引事例,联系社会现实,指出

5、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事件缘于“失德”与“得利”6两个方面,指出道德的救赎必定建立在人性良知的回归上,而老人更应该是善良慈祥、德高望重的表率。  众所周知,“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我们也都在积极地践行着这一美德。作为受助者,大多数都心存感激。然而,少数受助者的做法,诸如四川达州三名小孩去扶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却让人感到气愤与心寒,甚至有人感叹“好人难当”,于是面对需要救助的对象“望而却步”。这是出于自我保护而引起的道德恐惧,它带来的是道德的滑坡和社会信任的流失,甚至会波及更多方面。道德恐惧具有传染性,传播起来比正能量要更快更远。  试想,如果每一次的助人为

6、乐,施助者都要付出代价,道德都要遭受冲击,这样的社会何其悲哀?寻根逐源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各地“彭宇案”的发生,究其根本,大概有两方面:“失德”与“得利”。  道德的救赎,源于人性良知的回归。人之初,性本善,道德的重塑,是一项浩大工程,我们有耐心也有信心做好。我们期待着,被扶起的老人及其家人能多一份感恩,少一份算计;我们期待着,该出手时,伸出的援手依然能筑起温暖的城墙。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人们应该是善良慈祥、德高望重的长者、尊者,让年轻人尊重、敬重。在印象中,中国的老人一般都是彬彬有礼,平静与安详,把品行看得很重。而孔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

7、欲,不逾矩”。人上了年纪,眼界应该更为开阔,心境应该更为豁达,应该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容。  立意三:“欺诈”岂可囚禁“爱心”  运用点拨:先呈现当今社会的怪事――6助人为乐反遭讹诈,然后引用事例,深入分析这一恶性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最后以排列反问句提出“欺诈能否囚禁爱心”的问题,再结合上述事件的处理结果及社会反响等证明“欺诈无法囚禁爱心”这一观点,“爱心”与“正义”仍是我们日后需要坚持和倡导的。  培养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不仅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也是我们国家历来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却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