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

ID:3114189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_第1页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_第2页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_第3页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绝唱《史记》,歌不朽精神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倡导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有道德的君子遵循的正道,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而亘古以来,中国都是家天下的世袭制和家长制。国即是家,家即是国,家国不分,君父合一。因此,忠君就是爱国,爱国也就是忠君。因而“就义”有时就是为国君、为统治者、为政治理想而慷慨赴死,而更

2、为难得是为“道”忍受骂名,隐忍苟活。  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用他的如椽大笔热情讴歌了一代代舍生取义的殉道者,并用自己的行动――受宫刑而苟活,著作《史记》――践行着这一伟大的精神。  《史记》热情讴歌了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者,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善与恶的对立中展示出遗世独立的壮美人格和纯正、真诚、独特的人格力量。4  如司马迁笔下的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

3、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他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抗衡,遭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遭到群小的诬陷,被楚怀王疏远,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被秦扣留,客死秦国后,顷襄王即位,屈原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一生是一首赞歌,一首爱国者的赞歌,一首为理想而献身的赞歌。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即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修明法

4、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以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虽九死”但仍未使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最终怀石投汨罗,舍生取道,为“美政”理想而现身,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4陶渊明的这首《咏荆轲》让我们动容,而太史公的荆轲让我们佩服。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

5、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荆轲为报知遇之恩,“奉命于危难之间”。要接近秦王须以樊将军的人头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荆轲推心置腹,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迟之”,荆轲遂以秦武阳为副,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慷慨为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往无前。失败后,“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

6、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作出了为报知遇之恩而舍生就义的壮举。  《史记》刻画的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为“祖国使命”这一大道而置生死于度外。  屈原、荆轲、苏武他们都为了人间大道、民族正义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赢得了生前身后名”,而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大道之行更令人佩服无比。4  程婴和公孙杵臼是《赵

7、氏孤儿》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甚至搬上了荧屏,走到国外。具体的事件是这样的:晋灵公听信了奸臣屠岸贾的谗言,杀害了宰相赵盾的全家,赵盾的儿媳庄姬公主一人得免,在宫中生下一子,屠岸贾为灭绝赵家之后,搜查孤儿未得,便发布告示:三天之内若不交出孤儿,就将晋国所有的男婴杀掉。程婴和公孙杵臼计议,为救赵氏孤儿,程婴先将自家的婴儿交给公孙杵臼,然后去告发公孙杵臼匿藏了赵氏的孤儿。结果,程婴的亲儿被害,公孙杵臼为维护正义而慷慨赴死。在以后的十五年中,程婴忍着丧子的悲痛,背着卖友求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