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蜗牛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蜗牛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摘要:通过儿年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沂蒙山区蜗牛的发生种类、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总结岀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效。关键词:蜗牛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综合防治蜗牛是近儿年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害虫,随着我地种植结构的调整,加Z气候条件等因索的影响,蜗牛在我地危害愈来愈重,并由次耍害虫上升为主耍害虫,粮棉油、瓜果菜、花卉、草坪、林木均可受害。为有效防治蜗牛危害,2003、2004年我们在费县费城、方城、上冶、梁邱等乡镇进行了蜗牛发生规律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主耍发生种类蜗牛,又称刚蜗,属软体动物门,
2、腹足纲,柄眼口,蜗牛科。在我地危害植物的蜗牛有4种: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薄球蜗牛和条华蜗牛,具主要种类为同型巴蜗牛,约占总量的45%,其次为灰巴蜗牛,约占42%,薄球蜗牛约占8%,条华蜗牛约占5%。2主要危害作物蜗牛食性很杂,可以危害玉米、棉花、甘薯、谷类、豆类、十字花科、茄科、瓜类、草莓、花卉、杂草、麻类、桑树、果树等30余科80多种植物,但取食也有较大选择性,偏爱具有特殊气味的种类,尤其喜食韭菜、大葱、草莓、芸豆、柑橘、大樱桃等。3危害特点据调查,蜗牛的成贝、幼贝内生有一锂刀型齿舌,用以舐磨寄生植物的幼根、幼茎、叶片、花果
3、等,初孵幼贝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茎花及果实舐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形成缺刻或禿顶,且受害处常被排泄物污染,导致有害病菌侵染,降低或丧失食用、观赏和商品价值。4生物学特性4」年生活史同型巴蜗牛1年繁殖1代,灰巴蜗牛1年繁殖1〜2代,12月至翌年3月份为越冬期,3月下旬至11月中句为活动危害期。11月中句后,陆续停止活动,严冬来临,以成贝或幼贝在低洼潮湿的田埋、沟渠边的朵草丛、灌木丛及植物根部、草堆、土缝内越冬。翌年3川下旬越冬蜗牛陆续恢复活动,温室前、塑料棚内于2月中、下旬即见活动,4〜5月份为交配产卵盛期,产
4、卵后10〜20cl死亡,并形成全年第一个幼贝高峰,进入危害盛期,7〜8月份高温、干旱,部分幼贝死亡,9〜10月份为第2个产卵及活动危害盛期。蜗牛繁殖以5月和9月份温度在22〜25°C时为两个产卵高峰期,卵大多产在根际疏松湿润的土中、缝隙中、枯叶或石块下。4.2生物学特性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也可同体受精繁殖。据观察,交配时间长达12〜18h,交配至产卵需15〜20d,卵期15〜25d,平均21.2do据报导,每次平均产卵50〜60粒,每个成体一生可产卵30〜235粒,卵产在3〜4cm深的湿度大、有隐蔽的土块缝隙内,成堆状,如
5、杲土壤干燥或农事操作造成卵粒裸露地表,则幼贝不能孵化。4.3生活习性蜗牛喜欢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从、草从中、田境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屮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特殊环境,适应性极广。蜗牛喜阴湿天气,如遇雨天,昼夜栖息在植株上活动危害。在一般情况下,口犬潜伏,夜间活动,晚6:00后活动数量逐渐增加,10:00〜11:0()达到高峰,清晨日出前后陆续潜入土屮。蜗牛行动迟缓,不足10cm/min,借腹部软组织伸缩爬行,爬行时两触角伸氏,稍遇外界干扰,触角收缩,停止或放慢运动。在爬行或取食吋分泌黏
6、液,黏液遇空气干燥,发出银灰色的亮色,污染植物。5影响蜗牛发生的因素5」温湿度蜗牛的发生与气温和土壤湿度密切相关,当气温在13〜26°C左右,土壤含水量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和取食活动有利;若气温超过26°C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或40%以上,生长受抑制或导致死亡。据观察,若头1年9、10月份雨日达28d以上,当年3月中旬均温在11.5C,4〜5月降水比往年偏多1〜2成,那么当年4月下旬至5月底蜗牛将大发生,其屮任何1种条件改变均不利于蜗牛的生长发育,不会大发生,或发生期推迟;若4〜5月两月雨水偏多,9〜10月雨日
7、在28d以上,9〜10月份也可能大发生。5.2天敌本地蜗牛的天敌主要有步行虫、蛙类、蜥蜴及微生物等。天敌数量的多少对蜗牛数量的增减有直接影响。据观察,步行虫在20min内约能捕食2个成贝,留下空壳。6防治措施6」农业防治铲除[II边、地头杂草及杂物,破坏其孳生地,减少虫源。春秋两季深翻土地,杀死部分卵或幼贝。雨后晴天松土,除草也可减少虫口密度。6.2药剂防治在田间植株周围撒新鲜的生石灰粉,用量75〜105kg/hm2,或用茶枯粉45〜75kg/hm2,于傍晚撒施,防治效果极佳。或用稀释70〜100倍的氨水,于傍晚喷洒毒杀。但要注
8、意氨水一定要喷洒在虫体上,氨水浓度大于7()倍则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用1%〜2%浓度的咖啡因喷雾,可有效控制蜗牛的繁殖和生存。用10%多聚乙醛颗粒剂15〜22.5kg/hm2撒施,或用多聚乙醛配制成2.5%〜6%有效成份的豆饼粉或玉米粉等毒饵,于傍晚撒于口间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