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33846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古代散文形象的感受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散文形象的感受力培养 摘要:古代散文形象的感受,最根本的离不开“读”,那种带着思考,携着想象的“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与行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形象感受力。 关键词:语文古代散文形象感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第一单元共选了《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六篇散文。这六篇散文都涉及到“形象”的感受。 六篇散文的形象,其表现各有不同。大致可四类来说,一类是《过小孤山大孤山》,属游记散文,其形象表现为山水风物;二类是《庖丁解牛》,属哲理散文,其形象表现为故事
2、场景;三类是《项羽之死》《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属人物传记,其形象表现为人物形象;四类是《阿房宫赋》,属史论散文,其形象表现为建筑群和宫内生活描绘。 如何引领学生感受这些散文中的各色形象,是有必要研究的。据笔者看来,可从如下方面培养: 一、品读复现。 所谓“品读复现”,就是潜入到语言中去,充分调动想象力,还原、感受各类形象,让其显现在眼前。下面以游记散文为例。 对于游记散文中的山水风物,我们要透过语言,在脑海中如同“过电影”5样地感受景物的形声色态味,还要注意连点成面,由面组画,让山水风物立体地呈现在眼前。 如《过小孤山
3、大孤山》中的如下风景描绘: 过“烽火矶”,舟中望山:山峰高耸(“突兀而已”)、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和别的石头不相同(“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孤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罗络在它上面,就像宝石镶嵌的屏风(“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由远而近,逐步推近,由“中景”滑向“特写”,我们自能感受其风景的千姿百态。 至“小孤山”:“自数十里之外望之”:碧绿的山峰独自高高耸立着,向上直插云霄(“碧峰
4、?然孤起,上干云霄”),越近看直秀丽(“愈近愈秀”),冬天、夏天,雨天、睛天,姿态变化万千,实在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冬夏睛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先是“远观取其势”的形体透视,把小孤山“拔江而起”的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采取的移步换形的空间透视,写出了对小孤山产生“愈近愈秀”的感受。还由远观近望之景迁想到他日之姿,生发出小孤山在““冬夏晴雨”中“姿态万变”的景外之趣、景外之情。 由“烽火矶”到“小孤山”,移步换景,通过品读、想象,我们欣赏到一部山水风光电影,感受到小孤山峭拔秀丽的美。 二、比较感受。 这里
5、的“比较感受”5,是将具体真切的形象与简单明了的概括作比较,以体会散文中形象的丰富性和具体性。 如学习《庖丁解牛》,我们可以采取由成语到故事场景,进行比较感受: 1、“目无全牛”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怎样形象描写的? 目无全牛――“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2、“游刃有余”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怎样形象描写的? 游刃有余――“依乎天理,批大?,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3、“踌躇满志”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怎样形象描写的?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
6、,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通过比较,学生们可获得如下感受: “目无全牛”,意思是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怎样的一种“熟练”呢?课文进行了形象的回答,表明庖丁已经越过技术的层面,已经达到“道”的境界。 “游刃有余”,意思是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怎样的“轻而易举”,课文进行了具体的回答,生动的描绘了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 “踌躇满志”,意思是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课文通过动作与神貌把庖丁成功解掉难解之处之后的悠悠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表现出来了。让人如见其人。
7、 三、表演欣赏 “表演欣赏”主要用于传记散文,通过表演欣赏人物刻画的丰满动人。5 如《项羽之死》有如下三处场景与人物描写: 1、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8、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