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22379
大小:6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4)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九年级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或最合理的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A.潮湿的木材 B.生锈的铁丝 C.硅 D.自来水2、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3、下列关于人类在耗用有
2、些能源时,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量耗用石油和天然气,会产生有害辐射B.大量耗用柴薪,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C.大量利用水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废物D.大量利用太阳能,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4、在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是A.4个 B.3个C.2个 D.1个5、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
3、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洒水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不断洒水,在此过程中洒水车A. 动能不变 B. 动能减小 C. 动能增大 D. 机械能不变7、某种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
4、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8、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哪一个9、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大C.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 D.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大10、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GMR)
5、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右端为N极B.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11、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密度比
6、水小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baoc12、用均匀电阻丝制成直径为D的闭合半圆圈,如图所示,已知oa两点间的电阻为R,o点为圆心,a点为半圆弧的中点,则bc两点间的电阻为A.8πR/(π+2)2 B.2πR/(π+2)2 C.R D.16R/(2π+4)二、填空题(本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3、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增加,温度升高,
7、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14、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急升到110km/h。如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时车速为______km/h,从第2s到第4s过程中,车速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选填“大”或“小”)L0L1L2L3火线零线1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
8、等。甲、乙、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 ;密度最大的是。如果在三个正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均选填“甲”、“乙”或“丙”)16、为检查照明电路,电工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取下保险丝,将额定电压为220V的“校验灯”L0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如图所示,在检查灯L1所在支路之前,先断开所有开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