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

ID:31100025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6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_第1页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_第2页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_第3页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_第4页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量刑程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一)陈瑞华【摘要】小国现行刑事审判制度确立了定罪为量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主流的诉讼理论也是以定罪控制为中心确立起来的。然而,法院的量刑依据少定罪依据有着明显的差显,在缺乏诉权制约的情况下,量刑裁决存在着滥用白由裁最权的可能性。只有将量刑与定罪在程序上分离开来,并使其具启基本的诉讼形态,公诉权才可以从单纯的定罪请求权发展出最刑建议权的内涵,被告人的量刑辩护才可以成为独立的辩护形态,被害人的量刑参与权才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那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证据规则也才可以得到建立。为有效制约法院在量刑上的口由

2、裁量权,确保量刑程序的公正性,量刑程序有必要从现行审判制度中独立出来。一、引言与人陆法国家一样,屮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定罪与最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在现行刑事审判制度屮,法庭通过一场连续的审理过程,既解决被告人是否构成犯菲的问题,乂解决有罪被告人的量刑问题。这种将定罪与量刑在裁判程序上合二为一的制度设计,否定了法庭対量刑问题进行独立审判的可能性。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庭调查”属于対被告人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的事实调查,“法庭辩论”也要围绕著公诉事实是否成立问题而展开。甚至就连那些旨在规范证据采纳和司法证明的证据规则,也都是以防止无根据的泄罪作为主要诉

3、讼目标的。但是,中国刑事司法的经验显示,绝大多数案件的被告人都做出了有罪供述,控辩双方在这些案件中几乎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没有明显的争议。对于这些被告人选择有罪辩护的案件,公诉人指控犯罪的工作负担人人减弱,而主要就最刑问题发表公诉意见,从而促使法院作出罪刑相适应的刑事处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会放弃那种试图说服法院做出无罪判决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而着重从量刑的“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上做出更为现实有效的辩护。近年来,全国法院在高达99%以上的刑事案件中都做出了冇罪判决,做出无罪判决的情况实属风毛麟角。很显然,中国刑事审判的核心问题是量刑问

4、题,而不是定罪问题。定罪问题尽管影响重大,但由于控辩双方在绝人多数案件中对此不存在明显的争议,因此,那些为限制法院定罪权所确立的一系列程序设计,在这些案件屮都失去了用武之地。目前,在“量刑依附于定罪”的制度格局下,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正而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和变革压力。在量刑种类和幅度的选择问题上,法院由于不举行专门的庭审程序,无论是公诉方、被害方还是被告方,都无法就量刑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量刑儿乎完全成为法院白由裁量的对象。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尽管可以宣读起诉书、发表公诉意见,却无法在制度层面上就量刑问题发表意见,并与辩护方展开质证和辩论

5、。被告人、辩护人尽管可以在法庭辩论阶段提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辩护意见,却无法就量刑问题向法庭施加全面有效的彩响。特别是在被告方作出无罪辩护的情况下,辩护人更是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做从轻量刑的辩护,辩护律师就无法促使法庭注意那些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如果在法庭辩论小提出从轻量刑意见,乂势必与前而所作的无罪辩护意见相悖,以致大大削弱无罪辩护的效果。另外,在那些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小,由于法庭没有就量刑问题举行专门的听证程序,被害方事实上被剥夺了参与法庭量刑的过程,无法陈述犯罪对白身所造成的各种伤害后果和彫响,更无法就量刑问题发表意

6、见和影响法院的裁判结论。基于对法院滥用口由裁量权问题的普遍忧虑,社会各界出现了要求严格控制法院量刑权的呼声。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和法院也进行了一些口生口发的改革探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检察机关在一部分案件的公诉中向法院提出了量刑建议,并要求法院就是否釆纳量刑建议问题说明裁判理由。[4]从最高法院到各地慕层法院,耍求建立可操作的量刑指南的观点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些高级法院已经尝试在本司法辖区内试行较为貝•体的量刑指南。甚至有的基层法院还开始探索实行电脑量刑制度,并将此作为限制法官量刑裁量权的侑效举措。[5]为避免量刑权力的过于集屮,特别是为防止缓

7、刑的过度适用,一些基层法院开始试点“量刑答辩”或者“最刑听证”制度,使得法官在适用缓刑或者其他具体刑罚之前,提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和辩论,甚至听取被害方的意见。[6]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审判中,有关量刑问题的裁判方式更是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基层法院开始试行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也就是由社会工作者对被告人的家庭、成长、学习经历、犯罪前科、劣迹、犯罪原因、再犯可能、社会危害程度等进行综介评彳占,使控辩双方围绕着社会调查报告展开屋刑辩论,从而为法庭量刑提供最直接的事实和信息资源。[7]可以说,社会调杳报告以及社会工作者出庭作证制度的

8、试行,为刑事审判制度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改革灵感。这种改范尽管目前只适用于少年审判程序,却对整个量刑制度改革具有普遍的影响力。由此看來,这种以控制定罪为屮心的刑事审判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