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ID:31054956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2011-2012年单季晚稻纹枯病连续出现发生面广、盛发期长的现象,普遍岀现重发程度。分析导致重发的主要原因是密植程度偏高、氮肥用量偏多、致病天气突岀等。在防治上提出了水稻纹枯病初发前和破口前7〜10d分别实施防与治结合和配用高效杀菌剂的防治技术。关键词纹枯病;单季晚稻;重发原因;防治对策;2011-2012年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三大病害之一,绍兴地区不论早稻还是晚稻均有发生,发病相当普遍,但年度间的发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在发病较重的情况下,一旦失治,水稻结实率、T粒重大幅度下降,对产量影响较大。2011—2012年,由

2、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季晚稻纹枯病普遍出现重发态势[1-2]0通过加强监测预报,层层发动,及吋指导,大力推广高效低毒杀菌剂,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危害损失,但仍有个别出块出现纹枯病“窜顶"现象。现将近两年水稻纹枯病重发特点与原因分析如下。1近两年单季晚稻纹枯病的发牛特点1.1病情发生广2011—2012年对绍兴当地单季晚稻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种植的单季晚稻品种均为纹枯病感病品种;凡不论山区、平原或沿海稻区,单季晚稻纹枯病的病山率均为100%,发病范围最广,位居单季晚稻病害发生面积的首位。1.2盛发时期长近两年观察表明,当地单季晚稻纹枯病初见期在7月10-15H,但在7月25-30日病

3、情就开始上升,进入突增期,到8月10—15日单季晚稻纹枯病出现发病高峰,持续到9月5口左右稳定,盛发期长达35〜40d。1.3发病程度重主耍表现为“两高S—是发病普遍率高;二是病情指数高。系统观察B(不施药)调査显示,株发病率高达86.7%〜90.3%,病情指数高达18.5-28.3,明显重于常年,均达重发程度。大田经防治后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平均株发病率在29.9%〜40.7%,病情指数在7.3左右,仍比常年偏高。具休见图1、2。2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分析2.1密植程度提高随着栽培方式的变革,直播栽培成为单季晚稻的主要类型。近儿年,为获取高产,农民多采用密植的方式,单位面积播种

4、量由原来的60kg/hm2增加到冃丽的90~113kg/hm2,分藥高峰期]11间群体苗数多达765万株/hm2左右,造成山间封行过早、过密,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为纹枯病菌核萌发和持续侵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田间小气候条件。2.2氮肥用量偏多根据农户对单季晚稻施肥量调查,平均施用纯N总量279kg/hm2、P2O558.2kg/hm2、K2O52.5kg/hm2,与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相比,氮肥用量偏多30%〜40%,磷肥用量基本正常,钾肥用量偏少24%左右,特别是氮肥用量偏多,导致植株体内游离态氮上升,茎秆柔软,抗病力卜•降,为纹枯病的加重发生奠定了适宜的寄主条件。2.3致病天气明显

5、2011—2012年梅雨季明显,6月中旬后期连续2年出现2次洪涝淹苗,促进山间纹枯病菌核的传播。近两年8月由丁台风天气较多,雨日雨量较多,雨H分别达19、17d,雨量分别达213、232mm,并继续出现洪涝淹苗,这种高温高湿天气进-步促进纹枯病病菌的横向传播和纵向发展,最终导致纹枯病发病程度重于常年。3控制单季稻纹枯病危害的对策通过近两年控制纹枯病危害的试验研究和示范实践,认为在口前直播栽培方式成为水稻主要种植方法和纹枯病纵向发展快、常用井冈霉索防效不及以前的情况匚在控制纹枯病危害的方法上宜转变防治的理念。3.1以防为先,防治结合第1次用药要立足于防,防治时间一般在水稻分篥盛

6、期,在纹枯病初发前或初发时用药,选用高效低毒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纹枯病初次侵染机率,推迟群体发病盛期;第2次防治可在水稻破口前7〜10d或纹枯病开始上升时用药[3・4]。3.2科学选药,注重长效根据近两年试验示范,冃丽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主耍有囉咲酰胺、叼菌戊哩醇、苯卬•卩密菌酯等,用药量掌握在24%嚏口夫酰胺悬浮剂300〜375mL/hm2,75%眄菌戊哇醇水分散粒剂150〜225g/hm2,32.5%苯甲•喘菌酯悬浮剂450〜600mIVhm2;这些药剂任选一种在水稻纹枯病初发前、破口前7〜10d各应用1次,基本能够有效控制纹枯病危害[5-6]o4参考文献[1]

7、闫鹏,梁彦红.2009年洋县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探讨[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7):57-58.[2]郦尧生,章其江,董涛海.32.5%苯甲卩密菌酯悬浮剂防治单季稻病害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1.[3]陈明亮.24%曝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杲[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52-53.[41王秋英,金茂义,李东.75%月亏菌戊哇醇水分散粒剂全程防治水稻病害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66.[5]陈永健,王长强.囉菌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