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48704
大小:13.1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1-05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小石潭记》课件 (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宗元小石潭记1、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2、能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3、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我们的学习目标“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
2、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了解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写了八篇游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这些作品,通过生动逼真的景物描写,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慨,是游记散文的杰作。永州小石潭给生字注音:篁竹()清冽()卷()石底为坻()为嵁()佁然()参差()披拂俶()而远逝悄()怆()幽邃()huánglièchíkānyǐsuìcēncīchùqiǎochuàngquán伴随着音乐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读一读:小石潭记柳
3、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4、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从小丘向西行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象身上带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饿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把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翻译向西竹林语气助词,不译特别把作为翻卷而形成水中的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随风飘拂2、第一段作者发现小
5、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找出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思考讨论水声发现小潭篁竹小潭青树、翠蔓伐、取、见(动词准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移步换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说明小石潭什么特点?说明小石潭周围竹林十分浓密,荒僻幽静,人迹罕至。思考讨论1、概括这段作者都写了什么?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象都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
6、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欢乐。表约数好象向下映在、落在愣住的样子忽然向远处游走轻快敏捷的样子好象大约3、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什么写法?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思考讨论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游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侧面写水清澄透明动静结合无比快乐令人拍案叫绝特写镜头思考讨论概括这段作者都写了什么?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势象狗牙那样交错参差,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潭西南而望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像狗交错向西南方向表修饰的连词象北斗星一样曲折象蛇一样爬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思考讨论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曲折、蜿蜒参差不齐比喻思考讨论1、概括这段作者都写了什么?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翻译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幽静深远了。由于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环绕心情因为过于停留于是代词、代当时的情景顺承连词,然后离开5、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的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