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7391
大小:48.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独家原创文明礼仪观演讲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独家原创:文明礼仪观演讲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小老师就这样教育我们。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体味那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文明,只能通过参观历史遗留文化古迹,聆听从小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床、城门立雪、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这些礼仪故事,来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来了解中国为什么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看看我们是否把老祖宗的优良传统都遗失殆尽,还是使之更加发扬光大。当今世界,文明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礼仪与发展同在,与进步共生。注重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
2、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党中央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文明礼仪建设愈益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遵循礼仪规范,树立文明新风,开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时代的呼唤、时代的要求。继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吸收西方礼仪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第4页共4页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以及人们自身创造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对于一个人来讲礼仪是个人思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交际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对于社会来讲,礼仪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
3、生活习惯的综合反映,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着礼仪的发展水平,礼仪的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当人们抱怨现代的中国人心涣散、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XX抗击非典时中国人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当人们抱怨中国人缺乏爱心、精神麻木的时候,我们感动地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全体中国人民伸出有爱的手,帮助我们的同胞;当人们抱怨中国人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时候,我们高兴的看到了XX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外国友人们朝中国人竖起了大拇指。所以我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当代的中国人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称号,我们当代的中国仍然是文明礼仪的典范。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按照
4、人们朴素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来运转。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社会上仍有各种落后腐朽的、粗暴野蛮的、甚至丑恶凶残的言行,在无时无刻侵蚀我们社会的肌体,践踏人们健康的意识,破坏我们社会的安宁。这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这是与我们的人民为敌。我们应当努力克服和最终消灭这种不文明、不健康、不和谐的东西,为把我们的社会营造成为文明之都、礼仪之邦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消除这种不文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4页共4页㈠要注重品德修炼。无论身处在何种岗位上,都应该把加强文明礼仪修养和道德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责任。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5、”他强调“修己以敬”,还强调“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只有品德修养好的,才能严肃地对待一切事情;只有修养品德高尚的,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可见,品德修养是一切文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就谈不上是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㈡要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各种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其品德修养和礼仪规范也是比较好的。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必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能力的提
6、高与礼仪修养的培养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㈢要教育人们学会经常自我反省。礼仪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批评,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对自身不良行为进行克服和纠正的有效方法。自省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既十分有效,又非常难以做到。一个社会人要成为有较高礼仪修养的人,就要学会反省自己,运用自省,做到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要经常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弄清在礼仪方面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还不够;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继续发扬,又要善于正视和改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及时改进,完善不足。第4页共4页㈣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作为一个“个体”,每一个人或多或少
7、地存在一些惰性,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也就成为必然。对于文明礼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时代也都有不同的标准。当前我们的文明程度还普遍较低,人们的文明意识尚未达到自觉规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制订适合各方面的行为规范,让人人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当我们的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售货员、服务员、医务工作者、公务员、领导干部各式人等,人人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目标清晰明了,我们才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